第71部分(第3/4 頁)
在奪嫡之爭裡一家子都堅決地站在今上這邊,表兄妹關係又素來不錯,如今的封邑十分富庶不說,兒子前程也不錯。安陽郡主本人愛遊玩,去年長子成親之後,她就將中饋交給了兒媳,自己和郡馬到處遊玩去了,沒想到這會兒會回了京城,還到茂鄉侯府來了。
“老夫人壽比南山——”安陽郡主人未到,聲先到了。人人都知道這位郡主出的名的大大咧咧性情開朗,從前無論是跟已故的皇后還是德妃關係都不錯,自然也就跟潞國公府和茂鄉侯府關係也都不錯了。
“郡主幾時回來的,怎麼悄沒聲的,也不讓我們接風?”陸太夫人頓時笑了,“還是這麼好精神。”
安陽郡主今年也才三十六歲,身量高挑,膚色微黑,陸太夫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又到處去曬的!又去哪兒了?”
“去了普陀。”安陽郡主笑吟吟地,利利落落跟周圍相識的人打了一圈招呼,在陸太夫人身邊坐下,拿出一串檀香手珠來,“這是在普陀山求來的。”
陸太夫人連忙接在手裡。普陀山是觀音菩薩的道場,可惜遠在南海,京城這些人家的女眷們,輕易連城門都不大出的,更別說跑到普陀山去親自求什麼東西了。
“難得你這樣費心!怎麼沒把吟兒帶來?”吟兒是安陽郡主的女兒,今年才十歲。
“她年紀小,這次去普陀都不曾帶她。”安陽郡主笑著回答,伸手摸摸齊王世子的小腦袋,對齊王妃笑道,“沒想到小世子也來了,有一副長命鎖不曾帶過來,回頭叫人送到你們府上。也是在菩薩面前供過的。”
齊王妃連忙道謝。景泰公主就纏了上來:“表姑母難道就沒給我帶些禮物麼?”
安陽郡主便笑:“沒有。”
“表姑母——”景泰公主拉著她的手不放。安陽郡主笑了一會兒,便對後頭招招手,一個穿著銀紅色襦裙的少女便捧了個小匣子過來,安陽郡主拿過來遞給景泰公主,“自己去看。”
景泰公主忙開啟來。其實她未必是真稀罕安陽郡主送的東西,但這位表姑母與父皇關係極好,縱然送的東西不合心意,她也要說喜歡的。
匣子裡頭是一枚像是種子的東西,黑亮如漆,硬如金石,頂端為赤黃色,雕成了一隻小猴子的模樣。安陽郡主指點著道:“這是天茄種子,只有南海那邊兒才有的,就長在寺廟後頭,都說是得了菩薩庇佑才長出來的。姑母知道你就好收些稀奇古怪的小東西,所以給你帶來的。”
一枚種子——景泰公主心裡著實有些失望,臉上忍不住就要露出來。齊王妃在旁邊看見,連忙笑道:“姑母真是知道景泰——從前二舅舅給她帶的那枚桃核雕的小舟,她到現在還仔細收著呢——就喜歡這些東西。”說著,目光一轉看向方才捧匣子的少女,“這是哪家的姑娘?”看衣著,顯然不是安陽郡主的丫鬟。
安陽郡主笑道:“這是菡姐兒,我在福建遇上的。”說得倒是簡單。
顧嫣然和孟素蓉卻對看了一眼,這個菡姐兒——雖然已經過了好幾年,少女長開了,容貌難免有些變化,可那股子清清冷冷的勁兒卻半點沒變——這不是他們當年在夷陵有過一面之緣的御史李檀的女兒嗎?
第86章
安陽郡主這一來;吸引了席間大半人的注意。都知道這位郡主與今上關係好;誰不想要巴結一二?一時間不少人都變著法兒想搭上幾句話,對於跟著安陽郡主來的李菡,自然也有人注意;只是安陽郡主並不說出她的身份,李菡也安靜地站在一邊;眾人縱然想知道;卻也不好直接開口去問;只能暗自猜測罷了。
週三太太也對李菡有些好奇:“不知道是哪家的姑娘,生得倒是端靜美貌。”
“嬸孃不認識她?”顧嫣然有些詫異。李檀在京城呆了七八年;又曾那般“名動京城”;他的女兒;居然沒有人認識嗎?
其實這是顧嫣然不知內情了。李檀在京城那些年,李菡年紀還小,李家家規又嚴,別說李菡了,就是李夫人都極少出門。自然,這跟李檀不愛結交官員,品級又低,李家女眷沒什麼機會出門也有關係。
後來李檀因黃河水災一事被皇帝賞識,才有人來結交李家女眷,但李檀清正自守,並不許妻女與外人隨意來往,也只有他意氣相投的朋友家,才有些來往。可後來他彈劾茂鄉侯府獲罪,連同素日來往較多的同僚朋友也被牽連,故而認得李菡的人,如今就沒幾個還留在京城的。加以李菡離京時才十三歲,如今已是十六歲,三年間少女變化頗大,因此安陽郡主不說出她的姓氏,在座除了孟素蓉母女二人,竟沒人認得出來她便是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