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2/4 頁)
牛特旗的地,因為那裡緊挨著我的工廠。”
巴博爾聞言大喜,說道:“不知道徐老闆還看上了哪裡?”
徐天寶笑著一抬手,然後手指落在地圖上一條名叫燈籠河的小河上,說道:“燈籠河草場。”
燈籠河草場方圓二萬一千四百五十畝,青山嫵媚、草木葳蕤,鮮花遍野,百鳥翻飛,夏季清爽的氣溫使此處蚊蟲不生,更是一處消夏暑的好地方。而且,這片草原不但是巴博爾祖傳的風水寶地,而且還建有康熙北征時建造的“賽罕廟”。廟裡有一尊大佛,大佛由一塊巨石雕刻而成,它古樸黃雅,精巧別緻,裡面供奉了一尊“塞北靈驗佛”,至今香火不斷。巴博爾要是把這塊地給租了出去,旗裡的部民不鬧翻天才怪。
巴博爾一聽徐天寶要租燈籠河牧場,頓時大囧,尼瑪和金喜通也幸災樂禍地一面偷笑,一面看著巴博爾不知所措的窘態。
哪知巴博爾一咬牙,點了點頭說道:“成,但是每畝要價10兩,這可是塊風水寶地。”
徐天寶答道:“我給每畝12兩,但是我有個條件~”
二萬一千四百五十畝土地,每畝12兩,那麼這片土地可以換來二十七萬五千四百兩,這個價格實在太有誘惑力了,巴博爾不假思索地問道:“什麼條件?”
“這片草場上的牧民生活由我安置,貝子不用也不要把他們趕走。”徐天寶說道
“如果徐老闆願意這麼做,那我自然沒有意見!”巴博爾高興地直搓手
83潛艇之父
徐天寶又望向尼瑪和金喜通,笑道:“二位也放心,我還會各租你們一方土地用來種植糧秣,大小麼不會少於500畝。”
尼瑪心裡盤算了一下,500畝雖然不多,但是加上剛才徐天寶租的那片石灘,也有近千畝了,於是尼瑪也算心滿意足,他說道:“那麼我那幾片地上的牧民徐老闆是不是也一起安排了?”
金喜通也說道:“對對,還有我敖漢地界上的牧民呢?”
徐天寶為難地說道:“那些牧民是你們的部民,我就算想管他們也未必聽我的呀?燈籠河一帶的翁牛特百姓已經夠我頭疼的啦!”
尼瑪說道:“我給他們下令,讓他們都聽你的調遣。”
金喜通也點頭道:“我也是!”
巴博爾更是點頭,“對對,讓他們為你幹活。”
就這樣徐天寶順利完成了在昭烏達盟的圈地運動,以每畝8兩到12兩的價格,租到了比振華機器公司廠區大8倍的土地,這些土地下埋藏的礦場資源也悉數歸入徐天寶名下。
到了月底,會友鏢局又受禮和洋行的委託,把徐天寶訂購的水泥立窯機器裝置運到了元寶山。這套裝置是按照徐天寶的圖紙定做的,分別有德國、瑞典、英國、法國、奧地利等多個國家的十家不同的機器公司生產。由於圖紙被打亂,這些公司到最後都不知道自己加工生產的是什麼機器。
押鏢的依舊是李堯臣,一段時間不見,李堯臣的氣質又沉穩深沉了許多。頗有江湖大俠的風範。
“李大俠,久別重逢,別來無恙?”徐天寶向李堯臣拱手問好
李堯臣拱手還禮,笑道:“徐老闆,自上次一別,你的工廠是越來越興旺了。我可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啦。”
“此話怎講?”徐天寶問道
李堯臣嘆了口氣,說道:“現在電報、郵局、銀行、票號、鐵路多了,人家也不用咱們這些走鏢的大老粗了,鏢局生意是越來越難做了。京城一些小鏢局大多關張了。咱們會友也不知道能開多久~”
鏢局的沒落是近現代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也在徐天寶意料之中,歷史上會友鏢局解散之後。李堯臣便在天橋水沁亭開設“武術茶社”,繼續倡導武術。
“如果鏢局的生意做不下去,不知道李大俠在鏢局結束後,有什麼打算?”徐天寶問道
“也許會開個武館吧!”李堯臣笑道:“連霍元甲那樣的腳伕頭也能在天津開館收徒,後來去到上海給虞洽卿虞大老闆當教頭,我李堯臣師承宋彩臣,乃是宋老邁的徒孫,難道還不如腳伕頭嗎?”
徐天寶微微一皺眉,笑道:“不錯,霍元甲確實是我捧起來的。可之前我向李大俠示好,李大俠根本不理睬我啊~”
李堯臣細細一想,確實是這樣,自己第一次押鏢來元寶山,一路上徐天寶幾次三番想和自己搭話,而自己因為覺得徐天寶是個大奸商,所以一直沒有搭理徐天寶。
於是李堯臣乾笑幾聲,搭訕地走開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