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1/4 頁)
吳家母就沒再說什麼。
後山有一大片地——就在他們屋子的東面——種滿了菊花。這些菊花是每日供給主人用的。
吳家住在這裡,管家就把花地交給他們打理。無雙常常用一個下午除蟲施肥鬆土。後來問了上頭,能不能自己種點東西。
石家大奶奶同意了。
無雙種了艾草,打算繼續研究艾灸療法。
吳老爹因為是大廚,天天要拋鍋,久了他就患了職業病——右手的肘窩和肩窩痠痛,針刺一樣密集地痛。這麼多年來,每次痛了,吳老爹都用鐵打酒給自己按摩按摩,對付過去。
這一次無雙給他艾灸。她先用活血通經的藥油塗在疼痛處,然後用艾條,從脖子到指尖,整條經絡取幾大穴位,來回地燻灸。效果很好,十天後吳老爹覺得胳膊靈活多了。
無雙見到有成效,別提多高興了。她每天都很積極主動地幫他灸,揚言要堅持三個月:“這可不是一次兩次就能徹底好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你多年形成的老毛病,起碼給它兩年時間恢復吧?”
吳老爹點頭:“好的。女兒大了,懂得孝順爹了。”
無雙又說:“其實啊,你這是長期磨損這一塊的筋骨,溼氣和寒氣趁機入侵,在這裡形成了風溼。”
風溼這種病,在氣候溼熱的地方十分常見。不單單江南,凡是海邊、湖邊等常年溼熱之地,老百姓都有這種病。比如漁民、海員。
無雙給吳老爹說了一個風溼病的醫案。是她在《小兒藥症直訣》裡看到的。
大國醫錢乙自己就是個風溼病患者。他年少時在東海海邊生活過很多年,這可能是他風溼病的由來。年輕時還感覺沒什麼,等他上了年紀之後,開始難熬了。
他在京城當御醫時期,風溼發作過幾次。那時他自己給自己用藥,控制得都還好。文獻記載是“疾屢攻,自以意治之,則愈。”
但是,當他從太醫院退下來以後,這個病越來越嚴重。他常常感到身上持續疼痛,四肢活動不利。
他就給自己診斷了一下,診完之後,不禁倒吸一口涼氣:“此所謂周痺也,周痺入髒則死,吾其已夫!”他說——唉呀!我的風溼恐怕發展成周痺了,周痺如果順著四肢進入內臟,人就要死了。難道我會就此結束生命嗎?
周痺是一種嚴重的風溼病。不僅難以治癒,而且極易復發。
可能沿海地區的看官會比較清楚——即使在醫術高度發達的今天,也沒有一種徹底治療風溼的方法。說得不好聽一點,這種慢性病是治不好的。家裡有老人的話,到了陰雨天氣他們就很難受,吃什麼藥都好不了。
那麼,宋朝的錢乙能有什麼方法呢?
錢乙仔細思考後,想了一個方法,“吾能移之,使疾在末”,我能移動這個病,不讓它進攻內臟,我要把它逼到四肢去,讓它在那裡停留。
於是錢乙開了方子,配藥後,“日夜飲之”。(此方已經失傳)
喝藥喝了一個週期,他發現自己身體產生了症狀——“居亡何,左手足攣不能用”——他的左手和左腳,慢慢地僵硬不會動了。
一般人,要是發現自己半邊身子突然不能動彈,肯定會嚇得半死。可錢乙十分高興,“乃喜曰:可矣!”他知道自己成功了!成功地把漸漸進攻心臟的風溼逼到四肢去了!
但是,他的治療過程還沒完。
他又“使所親登東山”,讓家人到旁邊的一座山上去採茯苓。
茯苓是塊莖類植物,跟花生、紅薯一樣,長在地下面,被埋著看不到。那怎樣才能找到茯苓呢?
錢乙是這樣叮囑家人的:“視菟絲所生,秉火燭其下,火滅處斸之。”
原來,古人相信,“上有菟絲,下有茯苓”。如果地上有菟絲子生長,那麼它的根部就肯定有茯苓。因為它們都是靠寄生在松樹上生長的。茯苓正是寄生在松樹根部的一種菌類植物。(在現代不一定了)
錢乙親人在大山裡轉了好些日子,終於找到了一處茂密的菟絲子。可這菟絲子長得盤錯交雜,蜘蛛網一樣,根本不知道它的根部在哪兒。他們就按照錢乙吩咐,點燃了菟絲子,一直等到火燒完,看火是在哪裡滅的,那個地方就是根部。
他們一挖,果然挖出來一個茯苓,巨大得跟簸箕一樣。(果得茯苓,其大如鬥)
錢乙看到這塊茯苓,樂壞了。這可是塊寶貝啊。一般在藥店,哪裡買得到這麼好這麼純正又有年頭的茯苓。千金難求啊!
他開始按照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