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2/4 頁)
輝玉臂寒石誦羲啊,這麼個好日子,你怎麼不去陪你的相好呢?”
石誦羲嘿嘿嘿笑起來,“相好?我哪裡來的相好?過完年,我的婚事就要籌備起來了,這會子找相好,要被我老子打死。”
“對了有首歌,不錯,姐姐唱給你聽聽,”無雙醉醺醺地敲碗,用嘶啞破落的嗓子歪歪扭扭地唱:“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暇。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啊啊”那長長的尾音,被她的破嗓子拖得不成調子。
石誦羲捂著耳朵說:“別唱了別唱了,難聽死了。”
無雙不理,還兀自在那裡“啊啊”啊到最後,她咧嘴一笑,頭一歪,就癱在了桌上。醉死過去。
石誦羲也喝了不少,撐著欄杆搖搖晃晃站起來,走到她身旁,愣愣看著月光下她無暇的臉。好久好久,他自言自語:“你今天輸了,你可要答應我一件事呢。”
無雙哪裡還聽得見?
第二天醒來,她發現自己穩穩當當地躺在自己床上。那盞花燈放在枕頭邊,蠟燭已經燒完了。花燈旁還有一方狹長盒子,開啟一看,裡頭赫然是一支人參。
*
意外總是發生在人們毫無防備的時候。
道光二十三年,錢塘過得風平浪靜,除了朝廷又簽訂了五口通商章程。
霍亂並沒有橫行,只是偶爾有零星二、三人發病。況且到了深秋,所有人的精神都鬆懈了。
這天王孟英去治療一個不算棘手的霍亂患者回來,沒有在意。吃過晚飯後,他在燈下校勘古代醫書,妻子在邊上就陪著他做針線活。(伴餘勘書)
前面說過,王孟英是一個非常刻苦的人。人家已經是名醫了,但一點也不放鬆學習,時常鑽研各種古代醫書,並且校勘加以註釋,然後發行出版。一生中,經他手校勘批註的古代醫書,就有《洄溪醫案》《葉案批繆》《校正願體醫話良方》等十餘部。這是一個驚人的工作量。大家想一想,那些艱辛晦澀的古書,我們讀一頁就夠辛苦的了,可人家王孟英不但要通讀全文,把其中的醫理學習明白,還一個字一個字地勘誤,並把自己的理解寫下來。這是需要非常人的耐心的。
他工作完,惠娘服侍他梳洗,兩人就睡下了。
惠娘身體一向非常好的。所以這天半夜的時候,她起身瀉了兩次肚子,夫妻倆誰都沒在意。
早晨起來,王孟英洗漱完畢,坐在銅鏡前。惠娘就拿起梳子,幫他梳辮子。結果辮子才編到一半,惠娘面色一僵,捂住肚子道:“哎,我去去廁所。”
王孟英看著她匆匆跑出去的背影,忽然覺得不對勁。
等妻子回到房中,他溫柔關切道:“你怎麼半天洩三次了?我給你,診診脈吧。”
惠娘就伸出手腕。
王孟英手指按上去,不多時,腦子裡就“嗡”地一下,一片空白。
作者有話要說:總算沒有食言,重大轉折到了
注:歷史上徐氏夫人是道光二十六年才死的,本文提前到二十三年。
53
53、殤亡 。。。
診脈結果非常不好。
“脈七至而細促不耐按”——脈跳得非常快,然後非常虛弱,這是病危之脈呀!
這個脈象如一道霹靂,瞬間將王孟英劈得手腳麻木,意識混亂。
惠娘看到他臉色不太好,就問:“怎麼樣?沒什麼事吧,我身體沒有什麼感覺啊。我自己覺得挺好的。”
王孟英慢慢撤回手,強自鎮定道:“你上床休息去吧。”他沒敢告訴妻子病情有多重。
惠娘有些疑惑,但還是點點頭,收拾了一下就重新躺下了。
王孟英給妻子掖了掖被子,關好門,站在門口想冷靜一會兒,卻發現自己的手在發抖。在慌張無措之時,人的第一反應無外是——找人商量。王孟英也不例外,他走到了母親房裡。
王母正在穿衣服,看見他來,就隨口問:“早飯吃什麼?”
王孟英深深吸一口氣,儘量使語氣平緩不下到老人家,但話一出口,還是不受控制了。
“娘,惠娘昨晚上洩瀉。我剛給她診脈”
老人家聽兒子嗓子都抖了,回頭問:“咋地?”
“脈象很不好可她自己沒感覺。”
老人壓根沒放在心上,皺眉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