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第1/4 頁)
賈翠翠笑嘻嘻的,也不以為意。夏雲和洪敏商議要開分校的話悄悄落在她耳裡,只要開分校,機會還不是大把?
貼出去的廣告很快有了反饋,一天最少接五六個招租電話。夏雲和洪敏看不過來,幹脃讓安琳和賈翠翠分頭去看,符合廣告上的要求的,夏雲和洪敏才會過去瞧瞧。
就這麼走馬燈似的看了半個月房子,把賈翠翠累得不行,直嚷嚷:“累死了。”
安琳倒是沒說什麼。
不過,房子到底還是定下來了。看中的這一處,在三環,也是一幢四層樓房,大概有八成新,原先是某個部門的辦公場地,後來這個部門搬遷到二環內,算是接近權力中心了。這樓便空置下來了。
九三年租賃樓房相對比較少,房源很多。選中這處房子,一來樓房新,二來內裡有隔斷,不用動土木,添置課桌椅和裝置就可以了。別小看這一樣,這可就省掉不少心血了。
夏雲的意思呢,新的辦公樓做為總部大樓,除了上課,工作人員也在這兒辦公。X中學原的教室保留著,現有學員上課不變動。這兒,做為德鑫第一個分校,繼續招生辦學。
對夏雲的意見洪敏舉四隻手贊成。他一直打從心裡不願意德鑫徹底搬離X中學。只是分校的校長,由誰擔任呢?
從郵寄廣告信,到非華軒附近的學員過來報名上學,就有學員反應路途太遠了。試想,上個培訓班得坐一個小時車,來回兩小時,高三學生任務重,時間緊,怎麼吃得消呢。如果不是德鑫的上課質量有目共睹,口碑又佳,估計路往途太遠的沒人過來報名。
聽到反饋,夏雲就動了開分校的念頭了。現在民營企業沒有總部一說,再過個十年,民營企業的分支機構在國內遍地開花的多的是呢。
這不是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地方辦公嗎?總部都沒找到地方,何況分校呢。現在有了這幢四層樓,一切就好辦多了。
籤租賃合同時,夏雲打聽得很仔細。這樓房的產權,屬於某部門的。國有單位,轉讓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在租賃期限上,夏雲要求籤三十年。三十年?不要說出租方,就是洪敏也張大了口合不攏來。誰知道三十年後什麼狀況,政治經濟變成什麼樣了呢。
在租賃價格上夏雲沒有怎麼回價,可在租賃期限上夏雲堅持。
出租方呢,房子反正空著也是空著,既然有人願意租幾十年,那就籤吧,一勞永逸的好事就這麼遇上,感覺像是天上掉餡餅。簽了合同後,出租方內部還拿這事當笑料談了很久,搞不明白怎麼有人會籤三十年合同。
賈翠翠帶人找了家政服務員,把樓房打掃一新。收拾了,課桌椅和語音室才好添置。
一層闢出一個招生處和一個會客室,其他的地方便做了教室,四層做為辦公室,夏雲和洪敏都有單獨的辦公室,其他人員按部門劃為,一個部門一間房子辦公。
最大的一間房子做了大會議室,還有一間小會議室,只有十幾平方。
現有人員一小部份留在X中學分校,其他人遷到總部辦公。設定分校當然得有一套機構,總部也需人手。最近幾天,報紙上連續登出德鑫的招聘廣告。
教師們都眼熱分校校長這個位子,誰先出任,不僅工資福利漲了一大截,面子上也很有光彩,再優秀的老師也不能和校長相提並論。
幸好是民營企業,沒有人上門送禮。如果是職能部門,恐怕有話語權的夏雲此次會小賺一筆吧。夏雲也知道此次選拔的重要性,什麼人能上,什麼人不能上,要有個標準,而且得公開公正透明,趁著這個機會,讓有上進心的教師按著這個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進步。
為這個問題,洪敏也想了幾個晚上,按道理說,潘揚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有目共睹,此次升遷,分校校長非他莫屬。可是他在管理上的能力怎麼樣,洪敏卻心裡沒底。夏雲一直沒表態,不知她是怎麼想的呢?
洪敏決定找夏雲談談。
夏雲一見到洪敏,便笑著說:“我正想找你呢。你對分校校長的任職要求有什麼看法?”
“任職要求?”洪敏過來談的是潘揚這個人能不能擔當起分校校長的職務,怎麼夏雲又要搞新意思呢?
夏雲一看他的表情便明白了,微笑著問:“你心裡有人選了是吧?說來聽聽。”
洪敏被看穿了,只好實話實說:“論成績,是潘揚最好。”
“嗯。”夏雲點頭說:“在國內一直有學而優則仕的傳統。某人學術研究出成績了,總會擔任某個領導職務。可是這樣就能發揮些這些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