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部分(第3/4 頁)
的產量。另外就是口味兒有點差,很多人都喝不慣,所以我才打算讓酒廠的師傅研究研究,看能不能和普通白酒中和一下,弄出一種既好喝又有保健效果的藥酒!”徐應龍道。
“如果效果真有你說的那麼好的話,即便是再難喝也有人願意花大價錢買的!”姬父道。
這個道理徐應龍何嘗不明白,但是這些就主要是供應藥王星的,口味必須達標,隨即說道:“話是這麼說,不過能改善盡量改善一下口味,畢竟現在弄出的原酒實在太難喝了!”
吃完午飯,在姬父的陪同下,兩個人來到了天海市郊的清風泉酒業公司。在公證員的見證下,姬父將這個資產三千餘萬的廠子轉讓給了徐應龍,而且沒收一毛錢!(未完待續。。)
第二百六十八章:王漢生的擔心(求訂閱!)
對於姬父來說,幾千萬雖然不能算是可有可無的一筆錢,但也算不得什麼鉅款。徐應龍對自家女兒的誠意他們已經看到了,雖說中間還隔著一個安若曦,讓他們稍稍有點不滿意。但是關於女兒和徐應龍之間的恩怨他們是最清楚不過的了,這隻能說造化弄人,怨不得任何人!
有小靈兒在,他們倒不擔心徐應龍會對不起女兒!幾千萬能讓女兒在徐應龍面前加點分兒,這個買賣姬父覺得並不虧。
況且這段時間徐應龍給小靈兒送來的那些珍貴的藥材和神奇的紫米,其價值之高遠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而且酒廠也不是大周集團的主要業務,送出去也對集團的業務沒有任何影響。
顯然,徐應龍也知道自己的這位便宜岳父心裡的想法,也沒有拒絕,坦然接受了!
事情完成後,姬父並沒有在酒廠多待,她知道徐應龍接手酒廠後肯定要對酒廠就行一些整改,尤其是人事方面的,最起碼也要換幾個自己相信的人,自己這個老東家實在不合適呆在這裡。
送走姬父後,徐應龍與酒廠所有的領導層齊聚酒廠的會議室。
待所有人坐定後,徐應龍起身說道:“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徐,叫徐應龍!從今以後就是這家酒廠的老闆了,你們都介紹一下自己,讓我認識一下你們!”
坐在徐應龍下首的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起身說道:“徐總好,我叫王漢生。是大周酒業的執行總裁,負責公司日常所有的事務!”
“徐總好,我叫李欣。是公司財務總監,負責財務方面的事務!”
“徐總好,我叫孫愛珍,是公司的人事經理,負責公司的人事事物!“
“徐總好,我叫張海龍,現任生產部經理。生產的事情有我全權負責!”
“徐總好,我叫許豔麗,現任公司的銷售經理。公司的產品宣傳以及銷售有我全權負責!”
“徐總好,我叫王麗,現任公司的公關經理,負責協調公司和政府部門之間的關係!”
“徐總好。我叫諸葛康。是公司研究團隊的總負責人!”
徐應龍看了看會議室裡的這幾個領導,來的時候姬父曾和他談過,雖說酒廠的效益並不好,但是廠裡的這些領導的能力還是不錯的。效益不好是因為市場行情和產品沒有競爭力,和他們的能力沒有太大的關係,反倒是大周酒業能堅持這麼長時間全靠了這些人的努力。
姬父說這話的目的徐應龍也清楚,是希望自己對酒廠的領導層手下留情,不要一次性全部辭退。畢竟公司換了東家。從上到下都會有種恐慌,尤其是領導層。最容易被新東家炒魷魚。
對此徐應龍倒是沒有什麼想法,這些人留也罷辭也罷,自己並未放在心上。如果這些人能安安心心工作,自己也沒有必要重新招人不是。
“我剛接手酒廠,對這裡的一切都不熟悉,你們誰來為我說一說酒廠的基本情況?”徐應龍道。
執行總裁王漢生起身說道:“徐總,咱們大周酒業前身是天海第二釀造廠,當時不僅僅可以釀造白酒,還可以釀造醋和醬油,是天海地區第三大釀造企業。後來企業進行改制,由國企變成了私企。廠子改制後也創造過不錯的業績,但是自從被大周集團收購後,企業效益一直不太好,再加上近幾年白酒行業整體效益下滑,所以企業的日子更加的難過。”
說道這裡,王漢生話音一轉,又說道:“酒廠雖然效益不太好,但是各種裝置卻很先進,現在擁有總資產2212萬元,員工204人,廠區總佔地面積18萬平方米。年產優質白酒原漿500千升,可生產優質白酒1萬千升!儲存能力5萬千升。現在大周酒業主導產品有以“天海王”、“天海老窖”系列為代表的濃香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