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第4/4 頁)
的傳達,那麼是否可以假定,彈星者認為接受者一定能理解這段資訊的意義?否則為什麼要傳遞資訊?”
一名科學家說道:“沒錯,現在各大小組基本上都秉持著這種假定,因為倘若這段資訊不是打算讓我們理解的,那麼我們的破譯就沒意義,絕無可能成功。我們既不知道彈星者的文化,也不懂接受者的文化,這資訊對於我們而言,根本是不可能破譯的。”
另一名科學家說道:“就是這樣,因此我們必須結合我們的自己的文化,來理解這段資訊,總得讓我們有可能理解吧?否則資訊傳遞毫無意義,彈星者不可能做這種無意義的事。只是我們現在還不知道彈星者到底是從什麼角度來製作這段資訊,這個切入角度必然是宇宙生命共有的東西。”
這是一種邏輯上的推論。首先訊號發生源是太陽,那麼這段資訊極大可能是傳遞給地球的。
地球至少是傳遞物件之一!
全球理事會從無數的角度切入,每一個小組選中的課題都有自己特殊的假定前提。
‘心意’小組的假定前提,便是認為彈星者選中了美感。
比如地球數十次地向宇宙傳送電磁波,以宣稱自己的存在,這些電磁波中,飽含著地球人特有的文化,往往還附帶著符合地球人美感的特定旋律。
彈星者說不定就是接收到的地外文明,此刻用一種他們沒法理解的方式回覆了。
該小組,所要評定的,就是這回復到底是善意還是惡意。
“我有個糟糕的結論,這種回覆,很大程度上是惡意的。”一名科學家低沉道。
“為什麼這麼說?”旁人問道。
“因為這節奏,完美避開了人類的美感,甚至每一個節點,都在挑戰人類的欣賞極限。”那科學家說道。
然而旁人卻道:“太有失偏頗了,不能因為難聽,就覺得人家是惡意吧?真要是惡意到了極點,為何不直接攻擊我們算了。要知道,擾動太陽黑子,對我們的網路有著巨大破壞力,可事實上,這次事件卻有著不明地力量,讓我們的網路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