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部分(第2/4 頁)
自然孕育而出。
火戒是至高的,代表部落王願意為掌管太陽與火的神靈獻出自己的生命。
烏桓王非常年輕,承受烙鐵灼燒之苦差點昏過去,關鍵時刻是為父報仇的信念支援他站起來。
召孟手捧青銅酒爵。裡面盛放著黑牛的鮮血忍著羶腥滿飲而盡,三個扶余王舉杯。鮮卑王、烏桓王對視一眼也舉杯,還有傻愣愣的肅慎、沃沮使者也舉杯。據說這倆人還是兩部的王太子,一身臭烘烘的比扶余人還原始,但是在場者沒有一個露出鄙夷或厭惡的表情。
“我代表漢人最偉大的皇帝向你們承諾,擊垮匈奴給與你們草場牛羊、鹽巴女人和你們想要的一切,你們所要做的是服從皇帝號令,我是你們的聯絡人,我們的勇士展示過武力,你們有疑問嗎?”
幾個王搖頭表示無異議,開玩笑誰提出異議真是活膩了。
試想一下還是青銅器時代的扶余人。碰到全身鋼鐵護甲的重騎兵是何種崩潰的感覺,北扶余王親眼看見一千多騎黑甲騎兵強闖扶余部落,把勇猛的扶余的勇士狠狠撞飛,猙獰的黑甲彷彿地獄裡爬出來的惡鬼,渾身上下散發著令人戰慄的恐怖感覺。
一千人可以碾壓一個十幾萬人的部落,假如漢人有十萬騎同等戰力的黑甲騎兵,那將是末日降臨。
“那麼做誓吧!”
衛步廣手捧鮮血數九的燦爛如金的帛紙,換上古老的雅言緩緩朗讀:“偉大的太一神在上,蒼天之下古老的部落先靈在上。夏人苗裔,山戎的後代,九夷的子孫在大鮮卑山下做出莊重的誓言,結為牢不可破的聯盟共同討伐擋在三族面前的敵人。不論敵人是匈奴亦或是其他部族,此誓代表三族及其子孫後代,千年不毀萬年不衰。上溯一千五百年的先民可鑑,上溯一萬年的英靈可鑑。蒼穹之上的諸天神靈可鑑!”
扶余三王神情莊重,鮮卑王與烏桓王表情複雜。肅慎與沃沮使者一臉茫然,當要面對不可測的未來每個人做出的反應是不同的,扶余人閉關自守幾百年自給自足以為全世界不過如此,當漢人的黑甲騎士踏破關防衝入扶余王庭,用鐵戟指著扶余的貴族要求他們和平談判,扶余王已然全無退路。
當你無法阻擋命運的捉弄不如敞開胸懷接受,說不定接受命運的擺弄漸漸習慣也說不定,扶余三王就是被打破關門被迫接受改造,並在改造後的第一戰中成功擊敗落魄的鮮卑人,挾勝利之勢迫使鮮卑王屈服就範,遠比鮮卑更弱小的烏桓王也毫不費力的拿下,昔日東胡王被殺分裂兩大部落竟淪落如斯,賦予人所見所聞更加堅定了跟隨漢人亦步亦趨的決定。
鮮卑人是掉毛的鳳凰不如雞,接二連三的時運不濟以至於把大鮮卑山的根腳都給丟掉,失去草場和棲息地的鮮卑人如喪家之犬終日遊蕩居無定所,遭到曾經瞧不起的同族北扶余人的欺負,鮮卑人終於意識到自己再不改變就要滅亡的現實,於是咬著牙來到北扶余人的神臺前受戒。
烏桓人比鮮卑人更慘,本來體格就要比鮮卑人弱小的多,草場和棲息地也遠不如鮮卑人的好,被打的悽悽慘慘不得不逃入東方故鄉。
肅慎與沃沮純粹是扶余人照顧窮親戚,畢竟生活在大鮮卑山以東的山區林地裡,常年毗鄰抬頭不見低頭見,有融合與對抗的恩怨情仇,也有為了水源牧場的死鬥不休,但更多的是唇齒相依的互利互惠關係,尚沒有成熟文明的肅慎與沃沮,需要扶余人作為中介聯絡更南邊的衛氏朝鮮換取所需的各類物品。
所以,當扶余人低頭接受,寄居在賦予人地盤上的鮮卑人與烏桓人只好接受,肅慎與沃沮也沒有選擇的接受,不接受意味著反對,反對就是聯盟的敵人,敵人必須被消滅。
邏輯簡單粗暴,但是非常好用。
扶余三王用扶余語複述誓言,鮮卑王與烏桓王隨後用東胡語複述,最後輪到說話都聽不懂的肅慎與沃沮,費力解釋一個時辰才讓兩個野蠻人之王的孩子接受,他們終於明白那個捧著金紙念誓的人是蒼天之下最大部落的勇士,而那個最大部落的名叫漢,部落王是眾王之王的皇帝。(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新增朋友…新增公眾號…輸入ddxiaoshuo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ddxiaoshuo微信公眾號!)(未完待續……)
PS:扶余三王算一族,鮮卑烏桓算一族,肅慎與沃沮暫且分開,漢人無可爭議,肅慎的後裔其實挺有名的,不過這會兒還在大深山老林裡當野人,連文明都沒開化,類似的還有丁零人,不會數數。
第303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