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部分(第3/4 頁)
川的戰報和吐蕃被滅的捷報早已經送到長安,人們原本已經沒有了驚詫,相逢得意的談笑一番,甚話不說便各自忙碌去了。
今日卻是不同,彼此見面,也不管識得不識得,都要停下來相互嘀咕幾句,不時的傳出一陣轟然大笑聲,那些來大唐的國外行商們則在一旁一臉羨慕的聽著看著,這些市井百姓們說幾乎都是同一則傳聞:陛下將率得勝之師班師回朝了。
“快來看啊!皇太后、皇后娘娘還有幾位宰相率文武百官出城迎接啦!大家同去同去——!”
長安市人相聚私語之時,突然一箇中年漢子從街中大步飛奔而過,渾厚急促的喝聲喊聲一路炸開。
無論是店中小二還是當街灑掃的僕役,一時間竟紛紛驚訝。
一個白鬍子老者高聲急問:“甚麼甚麼,說明白一點,班師回朝?”
有人遂高聲大笑:“老伯,沒錯的,是班師回朝,陛下打了打勝仗回來啦!”街中店中,頓時一片鬨然大笑。
“陛下班師回朝!百官出城迎接!快去看啦——!”中年漢子依舊邊跑邊喊。
隨著渾厚急促的喊聲一路飛濺,長安市人漸漸把持不住了。
先是幾個好事者拔腿奔南門而去,接著便是店堂食客們丟下碗筷去了,也不管付沒付錢,再接著,灑掃庭院者和核算賬簿的掌櫃的,也拖著掃把抱著銅盆抹布丟下賬簿紛紛向南門去了。
不消片刻,連一些早起正準備趕赴官署的芝麻綠豆大小官吏員們,以及準備午後郊外踏青計程車子們,也紛紛跟著去了。
一時間南門頓時大大熱鬧了起來,而西市卻出奇的安靜了下來,而這一日註定將載入史冊。
如此也算是盛世奇觀了,潮水般聚攏的人群***的狂跑,那些睡夢中的長安百姓市人們也被吵醒,好奇的彼此相互詢問,如同萬川歸海般,無數的人流齊齊流向南門處。
不消半個時辰,南門城牆下竟已是人如山海,人潮層層疊疊,附近的民宅上、屋頂上都是人。
那護城河兩岸的大樹上,一掛滿了頑皮的少年和一些不正經跳脫的年輕人。
南門處停留的車馬,被紛紜人眾全部趕了出去。
識字的學子們也紛紛登上了石礅,站上了土丘,大量的宮廷禁軍被派出來維持秩序,雖然彼此推推嚷嚷的,但看得出來每個人都滿臉笑意,那些平時趾高氣揚的兵老爺臉上也盡是和善,有的在人群中被擠倒也不在乎,屁股拍拍又跳了起來,場面竟是如同烈火般炙熱,那熱烈的空氣彷彿吸一口都能灼燒你的胸膛。
※※※※※※※※可愛的分界線※※※※※※※※
武媚娘最近的日子過的十分悠閒,自從從大非川回到長安後,在得知武媚娘已有身孕時,整個朝廷天下都震上三震。
當今陛下初繼位就表現出了非凡的手段,文成武功皆是不凡,威懾天下,但沒有子嗣卻成了李治最大的詬病,對於常人家,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但對於皇家來說,可不僅僅是一個“孝”字,那還關乎未來一個國家的繼承,說的嚴重點,天下興旺都在李治妻妾肚皮的動靜上。
而武媚娘眼見著肚子一天天大,從小看著蕭淑然長大的長孫太后也把以前對蕭淑然的特別寵愛,十倍的用在武媚娘身上,當真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心怕碰了,送去的補品都能將一間宮室堆滿,弄得見慣了大世面的孫思邈也不由暗暗咋舌。
皇后之子按照華夏曆來的祖宗之法規定,不出意外是要繼承皇位的,未來也是一國之君,這對於本身就是皇后的武媚娘來說,母憑子貴,子憑母貴,兩個人相互輝映,光芒恩寵註定獨步天下。
此時以武媚娘和五大宰相為首,文武百官數百人浩浩蕩蕩的出了長安城數十里,儀仗錦旗整天蔽日,車馬絡繹不絕,儀仗隊後跟著的是如潮水般湧出長安城的長安百姓。
擺開儀仗,武媚娘等人就在此靜等李治大軍的到來。
“姐姐,你知道文成公主嗎?”作為四大皇妃之一的上官青衣自是就在武媚娘鑾駕身邊,此時側首淡淡的問道。
“怕陛下獨寵文成,也是,陛下為了這個文成可費了不少心思,小小年紀就敢說滅吐蕃斬那松贊干布的項上人頭,誰都預料不到竟一語成讖,那文成公主也不知道現今如何了,但說到恩寵,有我們姐妹同心,鹿死誰手,還不知道呢。”武媚娘嘆了口氣,從容笑了笑,“姐姐這段時間有身孕,陛下回來了,你們的擔子可就重了,要是能弄得他下不了床,那心思也就淡了。”
“姐姐……”上官青衣兩頰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