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部分(第2/4 頁)
民族藏龍臥虎,藏龍臥虎。”
“稚奴,這是什麼歌竟如此雄壯?”文成公主笑著叫著。
“藏龍臥虎我中華民族藏龍臥虎”李治一陣大笑,笑聲隨著清風伴隨著唐兵雄壯的歌聲一起飄向遠方。 (第六卷終)A!~!
..
第一章 班師回朝,長安城的轟動
龍淵二年夏初時節,薄霧籠罩長安,猶如夢裡水鄉。
太陽堪堪爬上終南山的山頭,略顯清涼的夏風就蕩起了輕塵,曲水兩岸灰黃色的土霧彌天而起,蒼蒼茫茫籠罩了長安山水、宏大城池和田野林森間的行人車馬。
長安城的東南西北四門箭樓巍巍拔起,拱衛著大明宮氣象森嚴雄渾的殿宇樓閣,在水霧瀰漫中仿若是海市蜃樓。
連綿的宮城屋脊上雕刻聳立的是祥雲神獸,龜麟雀蛇皆有,還有些只在《山海經》***現的古怪仙禽,高高俯望著來來往往的碌碌三千紅塵,在漫天籠罩的輕霧中若隱若現。
晨曦中,在楊柳倒映的灞橋邊,在草芽萌發的長安城郊外的原野上,古藤依然纏繞著蔥翠的林森,碧綠的苔蘚仍舞動著光陰,然則,無論上天如何作色,曙光一顯,長安城還是立即甦醒了過來。
雞鳴聲還在農家院中長鳴,長安城內大道上已是車馬轔轔,市人匆匆。
大唐那些官吏們乘車走馬,匆匆趕赴所在官署。
日出而作的農戶百工商人們也帶上自己吃飯的傢伙奔向了作坊,奔向了市中,奔向了城外郊野的農田。
長街兩側的官署和作坊商鋪酒肆茶樓民宅,也業已早早開啟了大門,各家無分主僕,都忙著灑水帚掃的打掃奔走和鋪排,***持著種種活計,一日之計在於晨,就這樣長安又開始了新的一日。
這是西市的晨市開張了。
西市是長安西門最繁華的一條數十里長的大街。
北面與大明宮隔著繁花似錦的朱雀大街而相望,東西寬約十多丈,能供數十輛馬車並排而行,實是長安數一數二的坊市大街,兩邊店鋪作坊巍峨聳立,彼此相連,是聚集在長安的商賈最為集中的大市。
西市的東面,隔著一片鱗次櫛比的官邸坊區,便是天下聞名的平康居了,那裡群鶯翡翠,烈火烹油繁花著錦,是大唐有名的銷金窟。
兩市毗鄰,中書省衙門便將西市定名為內市,將與西市對立的東市商坊定名為外市,而平康居和朱雀大街一律為中市。
但是長安當地人卻從來不如此叫,只依著自家喜好,東市西市的叫的歡快。箇中緣由,也不多說,盡是市井庶人百姓布衣的切身感受。
若是比正經的貨物,兵器馬匹鹽鐵的,誰都沒有東市來的齊全,若是比飛簷高挑,樓閣重疊,庭院數進,家家都是官邸豪闊,那還是平康居、朱雀大街,那裡是大唐官吏富商豪貴們聚居的地方。
在那裡哪怕是一些散賣的店鋪,也動輒十數間,高門銅櫃的,打磨光滑的精石鋪地,華貴豪闊,自有其大店做派,與西市不可同日而語。
但要是***票選“長安人最喜愛的街市”,無論是官員、小民百姓,豪富大家,甚至王公子弟都會豪不吝嗇的給西市投上一票。
長安分屬關內,傳承質樸的先秦之風,再歷歲月的磨礪,自有其獨到的可人之處。
勤奮敬業,方便國人,白日從不停業,入夜則一直等到其它市都關門歇息才最後打烊。
自從十二年前,長安就已經不再午夜淨街,西市事實上總有一些店鋪通宵達旦兩班倒地挑著風燈,等候著不期而至來自遠方的漂泊商客,竟早早便有了後世的二十四小時便利店的雛形。
此時五更雞鳴一聲天下白,曙色才稍稍顯出幾分,朱雀街、平康居、東市還是一片沉寂,大唐權貴豪族世家子弟們也還在夢會周公,西市的晨市卻早已經是紅紅火火了。
早起的西市掌櫃夥計們趁著朦朧天光緊趕慢趕的忙著開市,好似打仗一般,但事實上卻只是交易幾件物事,或給客人來一頓鮮香之極的胡餅羊肉泡饃,完事之後立即便去忙自己的生計。
甚至那些自詡風流的官府吏員遊學士子們,也大多相約在西市的晨市上談天說事,官員們彼此寥寥數語安排好當天要務,便匆匆離市去府衙應卯任事。
日久成習,自西市開市的十二年來,西市憑著獨特的作息時間和種類繁多的吃食民生貨物,理所當然的成了長安城最為誘人的一道黎明風景線。
清晨相遇,長安市人的第一個話題大多是御駕親征。
大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