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第3/4 頁)
“劉楓、河東解縣人。”
“居然是劉氏,可與皇室有淵源?”
“回家主的話,家祖曾在中山靖王府為丞,被賜劉姓。”
“原來如此。”張放點點頭,道,“看你的身手,不像只訓練了一年的樣子,以前有練過?”
劉楓頓首道:“家父遊俠四方,自有傳承,更得甘侯指點,日有增益。”
韓駿也在一旁幫腔:“劉楓身手精強,沉穩有度,乃扈衛隊之長。”
張放不怎麼管扈衛隊的事,把事情吩咐下去,自有人做事,他只要結果,不管過程。當下勉勵一番,讓劉楓等歸隊。
接下來是弓弩遠射。弩是管制兵器,不過只用射程最近的一石擘張練習弩的話,打個擦邊球還是可以的。扈衛隊少年們射擊成績還算不錯,自然遠不能與初六這教練相比,不過能在短短一年內有這成績也算不錯了。
初六還帶著四個得意弟子表演了馳射之技,箭箭中靶,贏得少年們陣陣喝彩。
馳射是一種高難度的技術,半年時間,堪堪只夠少年們學會騎馬,根本不可能學到馳射。只有其中四個少年有騎術及射箭基礎,在初六夾磨之下,半年苦訓,才有如今模樣。
張放也知道,這事急不得,就算是他自個,騎術秒殺京城諸少,箭術也可圈可點,但兩樣一結合,卻未必比得上這幾個少年。
與少年們的堂堂之陣相比,青琰帶領的女扈衛的演練,走的就是技巧路線。女扈衛們同樣是十來歲的少女,個個手持雙匕,貼身搏殺,抹喉、削腕、戳心、刺目……招招狠毒,令人心驚肉跳。
張放很是懷疑,就算戴著金屬皮革防護頭盔,穿著防護皮革背心,用的是木匕首。這麼兇狠的打法,也要落得一身青紫……
視察完畢,張放還算滿意,這支少年扈衛隊整整訓練了一年,什麼都不幹,光是訓練,一切按職業軍隊的標準。先後糜費數十萬錢,總算是有點模樣了。
不過目前這支少年扈衛隊還派不上用場,考慮到他們將來的用武之地是塞外,張放特別強調,每個人的騎術都要過關——不要求人人都擅騎射,但所有隊員的騎術一定要達標。怎樣才算達標?就是要比他這個主人強。如果比主人弱,誰保護誰啊?
屈指算算,至少還有一年時間富餘。
張放丟下一句話:“給我往死裡練!採取末位懲罰制——最後一名,給全隊洗靴子。”
韓氏兄弟及初六等人聽得頭皮發麻,一天訓練下來,那靴子是什麼味他們最清楚不過,那酸爽……這命令一下,估計這幫小子訓練要瘋。
視察完訓練,張放進入後山,這裡有一個很大的山洞,冬暖夏涼,氣溫宜人。張放當然不是來納涼,而是檢查火藥儲備情況。
朝廷那邊早已得到火藥配方,也進行了研製,但因為當時張放還在守制,無法親臨指導,結果悲劇了。火藥發生爆炸,當場炸死一人、傷三人,這受傷的三人中,又有一人傷重不治。
這件事引發一定的恐慌,負責製造火藥的將作大匠上表請罪。更有司隸彈劾富平侯,認為其所獻不詳,應治其罪。幸好當時張放還在守制,加上甘延壽、陳湯上書為之辯,元帝也不想在這種時候對外甥下手,下詔暫停研製。於是,此事不了了之。
據張放所知,到目前為止,朝廷還沒有一件真正的火藥武器。
“還是太平太久了啊。”張放除了感嘆,也沒辦法。他再清楚不過,武器的催化劑是戰爭,沒有戰爭的倒逼,說破天也難得到預期響應。
張放其實可以拿出自制的火藥武器,讓大漢君臣開開眼界,讓他們認識到這是戰爭利器。但經過考慮,他不想冒這個險——只不過獻個配方,就差點被治罪,要是真把這大殺器展示於天子眼前,會不會在事後被彈劾意圖不軌?別忘了,眼下當權的兩漢第一權閹,那可是個能用舌頭殺人於無形的傢伙。
朝廷放棄研究,張放卻不會放棄,他不但囤積海量原料,製造大量炸藥,還不斷研究改進。他今天視察扈衛隊只是順便,主要目的,其實是火藥改良有眉目了。
一進入山道,便見一個四旬左右,又黑又瘦,臉上手上皺紋很深的男子趨步近前,恭聲道:“紀孟見過家主。”
紀孟就是青琰那個當鹽隸的兄長,耆老之子。與青琰這個義女不同,這是耆老的親兒子。所以兄妹並不同姓,年紀差距也大,樣貌更是沒有半分相似。其實紀孟不過三十出頭,只是長年的艱苦生活,使他看上去顯得老態罷了。
張放對耆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