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第3/4 頁)
,但也不是一個列侯可以自許的。張放當著烏孫君臣的面,指昭君為側夫人,這是相當大膽的政治冒險,打的就是一個時間、空間差。當然,這也是他有把握,事後天子能為他補這個鍋,正式下詔賜昭君為側夫人。至於詔書、誥身之類,烏孫人敢叫他亮出嗎?有這個必要嗎?烏孫君臣打死也想不到,這位漢使膽那麼肥,敢把一個婢女指為側夫人。
昭君一旦成為烏孫人認可的漢使側夫人,就會獲得一種超然的地位,擁有與烏孫上層的通話權,為眼下的漢民及明年抵達的下一批漢民及漢軍護衛爭取更多保障。這些,是班稚、公孫覆等人遠遠做不到的。在副使甘延壽到來之前,昭君這個側夫人,能起到一個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你可能認為,我是為了大局,給了你這個身份。”張放起身,走近昭君,俯視著她,目光灼灼,“你若這樣想就錯了,大局只是附帶的。對我而言,你——昭君,就是我張放的側夫人。不管是在西域,還是中土;不管是在赤谷,還是長安。”
昭君渾身都在顫慄。屋裡很暖和,她也不覺得冷,但就是止不住地顫慄。
“家主……我……”
“不要再叫家主,叫郎君。”張放眼睛有火苗在跳動,伸手握住昭君的皓腕。
昭君顫抖如秋風中的枝葉,喉嚨緊得彷彿不能呼吸,本能向後收手。或許是張放握得太緊,這一奪頓時令她痛呼一聲。
這一聲夾著驚惶的痛呼,彷彿一把冰雪塞進張放的腦海裡,頓時清醒過來。
“真失禮,我過於操切了……你想好再說,我可以等。”張放深呼吸一口氣,放開手,點點頭,緩步向門口走去。
“等一等。”
張放的手已碰到門栓,聞聲一頓時,訝然轉身,入目是一雙美麗而堅定的眼睛。
“我不能等,過了今晚,或許郎君便離去……又或許,我就會沒了勇氣。”
昭君的聲音漸漸飄忽,眼前的情景也變得朦朧起來,依稀可見貂裘墜落。然後,那件薄薄的輕紗,也從渾圓的香肩滑落……(未完待續。)
第三百零八章 【巾幗不讓鬚眉】
儘管時間很緊,張放卻並沒有急於離開赤谷城,倒不是完全因為沉醉於昭君的溫柔鄉,而是他必須為昭君、班稚把底子打好。短短三天時間,張放冒著嚴寒,連續拜望烏孫上層權貴,又是饋贈禮物,又是許諾會在摘星城為諸公貿易大開方便之門,總算把這關係打好了。
嗯,這時張放雖然距康居、距摘星城還有三千里,但摘星城的傳聞,已傳到他的耳中。
張放在三天裡,忙裡偷閒,召見了十幾個來自不同地方的商人。他們的共同特點,都是在摘星城有商鋪。張放詳細詢問,喜憂參半。
喜的是摘星城果如他所期盼那樣,在三年多的時間裡,成為聞名遐邇的絲路中轉站及商貿城。中土、西域、中亞,諸國商人紛紛湧入,在城裡租買商鋪,生意火爆。憂的是,這種利好的情況,只持續了短短兩年。從今年初開始,康居人似乎有所不滿,康居國師烏陀與迭利部小王抱闐,就曾屢屢向摘星城伸手,若不是犀月部首領、副王屠墨堅決頂回去,估計眼下摘星城已換主人了。
這些商人畢竟是局外人,雖然提供了不少情報,但具體東西很多說不明白。不過對張放而言,這些情報很寶貴,至少讓他大致明白了摘星城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眼下的困境。
“烏陀、抱闐,當年你們給西征聯軍帶來過不少麻煩,一時沒工夫收拾你們。看來,這一次得新賬老賬一塊算了。”
張放做出決定,翌日出發,前往康居。不過,在此之前,他還有一個地方要去。而且,是帶著昭君、青琰等一塊去。
距赤谷城不到二十里,有一片背山望水倚林的平地。在這裡,按中原的形制,建了一座紅巖石墓。墓碑上刻著“右大將夫人、漢家馮氏夫人嫽之墓”。
“這裡就是曾祖母的墓地了。”
帶張放一行來此憑弔的,是個三十來歲的烏孫婦人。說是烏孫婦人,穿著打扮都是烏孫人模樣,但她的樣貌氣質,卻有幾分漢人神韻。
張放謝過,面色肅穆,領著班稚、昭君、青琰、女侍及一眾扈從,依次上前。按中原祭祀之禮,擺三牲、撒草梗,莊嚴拜祭。
這裡,埋葬著漢家女兒、巾幗不讓鬚眉的傳奇女外交家——馮夫人馮嫽。
這位最具傳奇色彩的中國歷史上首位女外交家,本是解憂公主的侍女。在隨公主來到烏孫之後,因其生性聰慧,識文善書,與解憂公主相互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