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3/4 頁)
一廢太子時……
胤禩長出了口氣,突然有些期待康熙看到奏摺的反應。
他這位皇阿瑪,究竟會從嚴處置,還是輕輕放下?
無論康熙想不想將案子壓下來,還是會有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
在胤禩的摺子上了不到兩天,御史魏章上奏,彈劾兩淮鹽運使李陳常和揚州知府宋度等一干人等。
康熙大為惱怒,這種情況下就算想從輕發落也不成了,滿朝文武的眼睛都在看著,江南百姓也在看著,揚州又素來是朝廷看重的地方,當年清軍入關,屠殺的陰影猶在,如今若放著這些人不處理,一旦激起什麼民變,那就後果難料了。
這種情況下,胤禛也在為胤禩擔憂。
皇阿瑪會不會又一次不捨得處置太子,卻將怒火轉移到胤禩身上?
早在胤禩去江南的時候,胤禛就隱隱覺得擔心,卻沒料到胤禩竟然鬧出這麼大的動靜來,讓人想不注意到都難。
如果皇阿瑪對胤禩不滿,自己又該怎麼說,才能幫他求情?
然而直到康熙處理江南的事情,也沒有召眾人前去討論過,胤禛縱然想說,也不能主動開口。
同年八月,康熙下旨,一眾涉案官員,揚州知府宋度判流刑,沒收家產,兩淮鹽運使李陳常、淮揚道張弼、兩淮巡鹽御史喬興祖三人貶為庶民,永不敘用,其餘人等一律就地罷職,所收賄賂抄沒上繳。而揚州鹽商,除了曹家檢舉有功,只是罰銀了事之外,其餘勾結官員,欺壓百姓者,也都查抄財產,或判流刑。
這個處置,顯得還是有些輕了,沒有一個人在此事中掉腦袋,最重的,不過也就是個流放。但聖旨擺在那裡,沒有人敢說什麼,那些受害深重的灶戶百姓,能夠盼到這個結果,已經是額手稱慶。
江南事了,胤禩一人也要開始準備啟程回京。
所有人裡,最開心的要數陸九了。
他捧了一大堆絹花釵子回來,眉開眼笑的,惹得阿林忍不住去逗他:“這是給媳婦兒的?”
陸九紅了臉:“什麼媳婦兒,就是帶回去給我老孃和妹妹的。”
“看不出你小子還是個孝子。”阿林笑道:“你這年紀也該娶媳婦了吧,這揚州不常來,多買一點以後好哄媳婦啊!”
陸九早和他們混熟了,聞言便反駁回去:“你怎麼也還不娶媳婦?”
阿林摸摸腦袋:“我額娘說等我回去就給我說親了,也不知道是哪家媳婦。”
隆科多笑道:“那你還擠兌陸九,趕緊也去買兩個絹花,趕明兒討好新媳婦去。”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站在書桌旁的胤禩擱下筆,笑道:“趁著天色好,咱們也出去逛逛。”
騎上馬,胤禩卻不往城裡走,幾人朝西北郊走了半天,來到一座寺廟前。
“棲靈寺”三個字,赫然入目。
陸九疑道:“爺,咱這不是出來逛麼,怎的逛到寺廟裡來了?”
胤禩笑而不答,下馬往裡走去。
棲靈寺原名大明寺,因避諱大明二字,故改名,此地香火鼎盛,是揚州古剎,出了名的靈驗,胤禩聽說這裡,卻是因為胤禛曾經提過,這裡的檀香極為有名。
知客僧迎出來,稽首道:“幾位施主是來上香的?”
胤禩點點頭:“家中有人喜佛論禪,聽聞貴寺有自制檀香,不知能否帶些回去?”
知客僧見幾人衣著不凡,也不敢怠慢,便道:“諸位請先入茶室奉茶,小僧去拿些過來。”
“有勞師傅了。”
“不敢。”
寺廟後院有一些茶室禪房,專為香客而設,胤禩不願在房中久坐,便留隆科多他們在裡面,自己則立於屋簷下,探看景緻。
禪房四周,滿目竹林幽幽,襯著遠處鐘聲隱隱,更顯寧靜悠遠,若能在此住下,倒也似能摒棄世間一切煩惱。
可惜他兩世為人,似乎都與清靜二字扯不上關係。胤禩自嘲地想。
前方拐角處,忽然轉出一個人,似乎也在漫步欣賞周遭景緻,對方頭一側,正好望向胤禩這邊。
視線兩相對上,彼此都是一怔。
那邊先反應過來,疾走幾步,上前行禮。“草民曹樂友,叩見八貝勒。”
一聲見禮,兩人身份涇渭分明。
胤禩看著眼前明顯消瘦了的人,上前扶起他:“曹兄無須多禮。”
曹樂友的心情有些複雜。
家中被罰銀之後,他也被父親放了出來,畢竟再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