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第2/4 頁)
十八阿哥大病不治去了,這對皇上是很大的打擊,加上似乎有人密報了什麼,終是忍無可忍,將太子廢了,回京後幽禁在鹹安宮。”
“密報了什麼?”我將手上的藥膏揉散,淡淡問。
“應該就是史上的帳殿夜警吧。”他輕嘆了一聲,“你知道皇上對我素有戒心,是不會讓我在他營帳周圍護衛的,有了南巡刺殺的事,他對大阿哥也是不放心的,所以讓十三阿哥和大阿哥一起領人護衛,他們都有可能看到太子夜夜逼近營帳向內窺視的事,我猜想皇上對大阿哥的話一直有所質疑和保留,如果只是他一人密奏,皇上未必相信,很可能十三阿哥也奏了一本,所以皇上才深信不疑了。他一直是四爺的左右手,不可能錯過這麼好一個扳倒太子的機會,回京後他也被圈禁起來,若是什麼事也沒做過,斷不會如此對他。”
“嗯。”我點了點頭,往手上纏著繃帶,淡淡問,“其他的人是怎麼被牽連的?”
“太子被廢,大阿哥利令智昏,竟然奏請皇上殺了太子,這令皇上十分惱怒,痛斥了他,他自己爭儲無望,又拉出張明德相面的事,推薦八爺,後來,三爺還揭發他與蒙古喇嘛巴漢格隆來往,用巫術鎮魘太子,皇上已革了他的爵位,將他終身幽禁。”
“他是活該。”想到他幾次暗害胤禩,我就恨不得對他的處罰再重些。
“皇上倒並沒有因為他的話遷怒到八爺,只不過……”他拉過我的手,幫我將繃帶繫上結,輕嘆了一聲,住口不說了。
“你說吧,我沒事的。”我收拾著桌上的藥膏和紗布,平淡地說道。
“九月初,皇上讓八爺署內務府總管事,他……”他遲疑著,還是沒往下說。
“這事跳過吧。”我已聽靜璃說過他為救我倍受連累,我也不想再聽具體的經過,後宮裡,都是貴妃和靜璃的人,他再有本事,也不可能在那麼短的時間裡攻城略地。心疼他為我做的一切,但還是要裝作不在意地道,“你就說凌普、張明德的事吧。”
“因為他在青鳶一案中弄虛作假,被貴妃向皇上揭發了,皇上對他就已很不滿,而在查太子奶公凌普的時候,他嚴查了,皇上卻認為他故意針對太子,藉此向貴妃報復,要將他鎖拿,九爺和十四爺前去阻諫,更激怒了皇上,險些要殺十四爺,幸得五爺勸阻,皇上還是將十四爺重打二十大板才作罷。”
我微微苦笑,他查得鬆了,那是敷衍了事,妄播虛名,查得嚴了,那是針對太子,妄蓄大志,不管前面怎麼改,都改不了被鎖拿的結局,連胤禎被杖責的經過也是與史上所記一模一樣。
“張明德胡言亂語,要謀刺太子一事,皇上可是責胤禩知情不報?”我繼續問。
“青鳶和凌普的事,皇上就已經很惱他,張明德一案,更是無盡苛責。”他嘆了一聲,接著道,“張明德那樣的小人物,八爺哪會把他看在眼裡?哪可能指望他去謀刺太子?只當他無知狂言,將他趕走了。”
“那時皇上不在京中,上奏可以走內閣的途徑,我之前已經幫他擬了題本,奏稟張明德一事,放在內閣……”
“是的,我也讓八爺說了有向內閣題奏,也找到了那個題本,而且大學士還擬了籤文。”他又嘆了一聲,“但是皇上後來又責他如此大事,卻只題奏,竟未將張明德扣留,大怒之下革了他貝勒。”
我看著他,心中難過,良久問,“晨風,你說如果沒有出青鳶的事,結果會不會不一樣?”
“清清,與你無關。”他好似知道我在想什麼,心疼地看著我,“其實是,你沒有看到皇上惱他的根源所在,你以為是凌普、張明德那些事導致了結局,以為改變了那些事,就可以改變結局,其實是因為根源沒有改,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皇上總是有各種理由怪責他的。”
“根源?”我也有試著去尋那根源,可是我還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看透那帝王之心。
“張明德就一無知術士,誰都不會將他的話放在心上,皇上卻藉此大做文章,先責八爺不奏,查出有奏後,又責八爺放走了張明德,他是對人不對事,再明顯不過了。”他頓了頓,面上閃過一絲擔憂,看著我,“清清,真的與你無關,你不要胡思亂想,就算沒有出你和青鳶的事,我想今日也是如此結局。”
那就是要找到皇上針對他的根源了?就好像皇上也斷不可能因為十八阿哥的死就廢了太子,就算十八阿哥活下來,也不會改變太子終究被廢的命運。事件所引發的必然,是因為根源存在的必然。
我好似有一些懂了,我總是在捨近求遠地繞彎,除掉年羹堯、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