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部分(第2/4 頁)
竟他目前沒什麼根基,還只是個空殼,五個察院和五個兵馬司都需要時間去消化,可不想另有個掣肘搗亂的!
更嚴重的後果是,若讓巡捕營搶得了先機表現出彩,那麼就算他以後成功整合了察院和兵馬司,也是落了後手。同管治安事,誰落後誰就是附庸,他李佑絕對不希望自己在別人眼裡是無能之輩!
盧尚書嘆道:“太后如此作為,又何嘗不是給別人看的?”
李佑默默點頭。前腳剛剛任命了他這個統管五城察院和五城兵馬司的檢校右僉都御使,後腳又要任命一個提督巡捕五營,這其中對著幹的意思太明顯了。同時也是展示給其他人看的,飽含各種意味。
從盧尚書口中得到大訊息,又閒談幾句,李佑便告辭。出了兵部大門,隨從的張三見老爺臉色不佳,上前詢問:“老爺這就回府?”
李佑看看天色還早,吩咐道:“去仁壽坊!”
這仁壽坊位於皇城的西北面,距離六部這邊約摸五里路,東、西、南、北、中五個兵馬司裡,中城兵馬司衙署便在仁壽坊。
李佑心想今日出來,總不能全無實事,去兵馬司之首的中城兵馬司視察也好。
李大人新官上任,按說應該是等待屬官來拜見,但如今看來情勢緊迫,能抓緊時間見一個是一個。
中城兵馬司顧名思義,也大約能猜出管轄何處。京城三十六坊中,該衙門管著九個坊。這九個坊位於京城中間,也就是圍繞皇城周圍一圈的九個坊,最地道的皇城根地方。
這九個坊,建有最多的衙署和高官顯貴住宅。例如李佑住進來的小時雍坊就在其中,還有歸德千歲所居十王府。其餘如六部、寺、監等衙署數不勝數。
所以中城兵馬司的職事,比起別的兵馬司其實還真有些不同,地位也稍稍比其餘兵馬司高。
李佑先讓張三走在前頭去傳信,免得讓屬下們猝不及防,產生什麼差錯。他不想搞突然襲擊的把戲,這會讓屬下很反感。在目前急需收取人心的狀況下,不適合如此。
不到半個時辰,李僉憲一行便抵達仁壽坊地界。在坊東端的兵馬司大門外,李佑下了轎子環顧幾眼,卻見此處靜悄悄,除了門丁就是幾個偶爾路過的行人,其餘再無別人。
沒有出迎的人?李大人意想不到,極其詫異。他這頂頭上司駕到,不求人群蜂擁的夾道歡迎,但總要出來幾條阿貓阿狗迎接罷?怎會有如此不懂規矩的?
打前站的張三從大門裡閃出來,氣憤的對李佑道:“小的到了衙中報信,他們卻聲稱眼下一個老爺也無!”
李佑臉色平靜,轉頭問門丁道:“此言屬實?”
那門丁叩首道:“回這位老爺的話,衙中各位老爺確實不在,都去巡視各坊了。”
李佑又問道:“現今這兵馬司衙門裡,一個指揮,四個副指揮,還有吏目,全都沒在?”
“是的…”
李佑冷哼一聲,“那就去找人報信!就說本官在這裡等!”說罷,他邁步走上大堂,坐在當中,一言不發的靜靜等待。
時間不知過去多久,天色近黃昏,中城兵馬司正副指揮五人,仍舊沒有出現在李佑面前。
根本不消猜測,必定是故意慢待。兵馬司的正副指揮從職責上確實是各自負責一片,但怎麼可能衙署中一個當值的也沒有?
李大人心裡默想中城兵馬司指揮的履歷,姓名苟緋,武安伯次子,國子監監生出身…
這個苟緋究竟是誰授意的?李佑多疑的與錢太后要特簡提督巡捕五營這件事結合起來想了想,感到彷彿有一張無形的網啊。'(m)無彈窗閱讀'
四百六十七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
被這位苟指揮掃了面子,李大人雖然很惱火,但他不會將氣撒在留守的小吏門丁身上。他在官場這麼幾年,不知經歷過多少風雨,稍加思索便有了報復法子。
李佑回家後,連夜寫了奏本,次日便帶著奏摺送去通政司。路過禮部附近時,卻偶遇上衙的朱放鶴先生。shuhaige。
朱部郎很關切的問道:“昨日你去了中城兵馬司?”
李佑忍不住苦笑,“這點上不得檯面的事情,傳的如此快麼?朱兄是如何得知的?”
“昨晚與人喝酒,席間有人說起此事。那苟指揮是武安伯次子,在京師權貴中交際甚廣,傳出訊息來不足為怪。你打算如何?要不要我…”
李佑便將奏本遞給朱放鶴看,朱放鶴開啟掃了幾眼,大略內容為:“臣觀中城兵馬司衙署既有全城地利之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