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部分(第3/4 頁)
學生們首先參與了進來,遊行、抗議乃至像剛才這樣在各類日本駐華地區抹黑髮洩。
短短几天,四十幾歲的他鬢角都白了不少。
到底怎麼了?從1911年起,遠東就似乎出現了一個讓人看不見卻時時刻刻籠罩擴大的漩渦。衝突、謾罵、對峙、交戰。。。。。。中日兩國各不相讓,無數生命和年輕人被捲入進來。花了二十年時間。耗資巨大部署和扶持的在華利益代理人和親日派幾乎被徹底掃了個乾淨,孫逸仙那些被扶持的政客也直接踢出國門至今不敢回來。中國年輕人正變得越來越自信,過去三年赴日留學生人數減少到個位!反而轉向更遙遠的美法英三國,全面學習日本的口號也變成了“學習西歐,超越日本”。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和那個高大甚至需要仰視的身影有關。
他統一了中國,實行全民9年制免費教育。推進國家基礎建設、加速工業化革命,改革社會和土地政策,完善國家賦稅制度。實現立法與行政的分離,讓二十年前毫無鬥志的軍隊搖身變成連歐洲都不敢輕言打敗的強軍!很多事情其實單獨看並沒什麼太過人之處,但將所有這些捏合到一起就會發現。他。。。。。。正在逐步奠定現代中國的基礎!!所以,美國人稱其為“東方華盛頓”,法國讚許他為世界最大民主領導者,德國也一度視其為東方的最好合作夥伴,就連一項吝嗇讚美的大英帝國,都稱其是“擁有納爾遜精神的開拓者。”
愚昧封建的中國似乎一夜間就成了香餑餑,連保守的英國下議院上月都首次敞開議會大門,歡迎國社黨青年會會長陳果夫和財政部長張文景訪英,並公開讚許他們是中國年輕一輩的佼佼者。這是怎麼做到的?很多學者都反覆深究其中原因,但在小幡酉吉這類資深外交家看來。一切都非常非常的簡單。
軍事勝利和積極靠攏歐洲的走出去戰略。
對北洋的壓倒性優勢!對日本的勝利!主動走向歐洲參與世界最大戰爭,並以一場被各國奉為經典的陸軍大戰役拉開走出去戰略,在沒有能力制定規則前乾脆遵守西方制度和規則,重視西方的契約精神,並公開在美國國會許諾!然後就是跟在軍隊後面的是留學大潮。商業貿易的走出去融合。當這些匯聚起來,就變成了一股自上而下的洶湧大潮!作為研究中國多年的政治家他很清楚,這個國家有一種叫仿效效應,如果直接點或者可以說成攀比效應。當以楊秋為首的頂尖一群人果斷拋棄日本轉向歐洲,推進積極的西歐政策後,那些讀書人、工商地主、士紳甚至暴發戶都會直接忽視近鄰轉向歐洲。現在在中國民間甚至有這樣一種說法。如果你把孩子送往南洋留學那會被認為是土包子。送往日本被認為是害了孩子,只有送往歐美留學回國後才是人上人,才是精英。。。。。。。所以僅去年,就有一萬多學生被國家、父母送往美、法等國去留學深造,還有數萬歐洲人被請回來當老師,出任技術專家。…;
天照大神在上,學習歐洲已經三十多年的日本在很多方面都已經非常完善,尤其是工業、科學技術等等都比目前的中國好,長門級戰列艦更是能媲美英美的超級戰列艦,差的無非是資金和資源罷了,居然被鄙視成“毒害孩子的地方”。
哎。。。。。。。
小幡酉吉暗暗的嘆氣聲中,身後響起了腳步聲,扭頭看去昨夜抵達的外相牧野伸顯已經起床,彎腰鞠躬:“早上好,外相閣下。”“小幡君不用客氣了,船準備好了嗎?”牧野伸顯已經沒心思繼續這種官場上的客套,問道:“有最新的情況嗎?”
“海軍前鋒昨晚已經抵達臺灣海峽,並在外圍擊沉3艘佈雷船和1艘支那驅逐艦。鈴木貫太郎中將的艦隊也已經抵達旅順外海,擊沉6艘中國佈雷船和驅逐艦,也有3艘驅逐艦在仁川外被支那潛艇和驅逐艦擊沉。”小幡酉吉將報紙遞給他:“這是今天早上的報紙。從支那釋出的訊息看,他們的海軍正處於不利中,很多沿海城市都開始疏散,他們應該非常擔憂海岸安全。”
小幡酉吉從使館工作人員手中接過衣服,一邊穿一邊說道:“我認為這是好事,最起碼海軍上他們無法對抗我國,這樣就可以儘早逼迫他們坐下來談判。”
海軍優勢明顯的確是好事,但牧野伸顯也不敢放鬆,問道:“南京有回信了嗎?美國人有沒有接觸?”
“支那政府還沒有任何會談的意願。我認為他們是在等楊秋的意見。恐怕要等他回來後才會見您。”小幡酉吉和牧野伸顯一邊向外走一邊說道:“昨天我已經去拜訪美國領事,但工作人員告訴我芮恩施大使已經前往天津,預計要三天後才能回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