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部分(第3/4 頁)
拉庫姆要塞也終於進入快速施工期,大量物資從內地透過包庫鐵路運抵巴爾瑙爾,然後靠窄軌接駁運到這裡。根據軍事改革草案,國防部正式確定建立西北環形防禦帶。這條防禦帶上擁有伊爾庫茨克、薩彥嶺、卡拉庫姆、阿克蘇(巴爾喀什湖南段江布林和阿拉木圖分界線上),碎葉、安集延、戈爾諾(吉爾吉斯)七座主要塞,還有大大小小輔助要塞工事一千餘,機場11座。按計劃整條防禦帶都將於1933年前建成,成為穩定西北的第一道大閘。
要塞城內已經出現不少華人商鋪,主要以面對哈薩克草原出飾鐵茶葉,收購羊毛和皮貨為主。東面的阿亞古茲河河畔還建起一個小小的工業區,不僅有冶金廠、水泥廠、小鋼廠和火力發電廠這類配套要塞建設的工廠,還出現幾家加工皮革和毛紡廠。北面卡爾巴山俄國留下的鉛鋅礦和銅礦也恢復生產,每年至少能向國內提供1萬噸成品。除此之外慕容翰還利用杜托夫實際控制的機會,簽署開發卡拉幹達特大型錳鐵礦的協議,按照他的想法就是先弄到手,等將來和莫斯科繼續談判再拿出來討論。
與率先穩定的北海省(伊爾庫茨克)相比,新劃分的烏里雅蘇臺省和齋桑泊等幾個面對俄國的一線邊疆區依然不算安寧,需要時時刻刻確保與國內聯絡。但由於距離南京太遠,無線電經常中斷,所以電報員想出個注意,就是把無線電接收機搬到偵查氣球上,所以生活在這裡的人只要睜開眼,就能看到要塞城上空懸著一個巨大的浮動氣球。
冷傑等學生剛步入要塞城,就被它的繁華和龐大規模吸引了,但興奮地學生卻不知道,一串急如鼓點的腳步聲已經再次打破西北的平靜。
副官用力敲開吳佩孚的辦公室大門,立正敬禮帶來南京的重要命令:“報告,總司令急電!要求我們立刻執行東歸計劃!”
。
。
。
。
。 。)
========================== 本文字由辛亥吧吧務提供 ==============================
第五五三章 破壞和豐收
車里雅賓斯克。
昔日繁華的城市已經見不到多少市民,整座城市能看到的只有東倒西歪滿臉迷惘麻木的白衛軍士兵。他們抽著中國產鳳凰牌香菸,喝著劣質的中國高粱酒,吃著被稱為中國特產的午餐肉,甚至連身上的衣服都是從中國沿海某家工廠訂購的。
別以為這都是免費的,除了少部分是無償支援外,絕大部分都是要用錢去購買。
沒有人想花這個冤枉錢,但現在從外部通往烏拉爾方向的道路全被切斷。原本還有波斯…裡海這條補給線,但隨著《里加條約》簽署,歐美都清楚已經無法從內部遏制莫斯科實現國家統一,所以這條補給線已經基本作廢,即使有部分商人還在鋌而走險,價格也貴的離譜,所以只能更依靠背後的中國。但該死的中國人也學精了,政府和軍方都不再插手這種採購,而是派來幾個不知從哪裡找來的商人負責交易。
這些黑心的商人資本家!
連最痛恨窮黨的白衛軍士兵都用上了莫斯科管用的詞彙,貪婪地中國商人展現出了刮地三尺的本事,用廉價的棉衣、帶著臭味的午餐肉和腐爛的土豆換走大批大批他們從各地搜刮來的東西。機器、裝置、鑽石、黃金、白銀、油畫、銀器甚至銅器、錫塊等等,只要能用的他們全要,就像撿破爛的乞丐那樣,到最後乾脆還把鐵路沿線儲備用於維修的鐵軌都搬空了。如果不是大男子主義心裡作祟。估計已經能看到成串俄國女人被賣往中國換取必需品了。
站臺上徐樹錚很無聊,現在他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帶軍官和警衛如同守財奴般巡視即將運回國的戰利品。由於去年高爾察克進攻烏法喀山遲遲沒有進展,所以得知莫斯科和波蘭展開談判後就乾脆縮回來越冬,讓滿心都想打一仗證明自己的他很無奈。還好這個冬天總算沒閒著,大到從喀山搶來的機器,小到一個銀幣,都是需要送回國的物資。經歷三年前的大掃蕩。又連續被搜刮兩年,整個烏拉爾以東都跟狗舔過一樣乾淨。
如果真要說烏拉爾以東還有什麼重要東西的話,恐怕。。。。。。就是腳下這條貫穿歐亞的大鐵路了。
這條鐵路是肯定要拆的。也已經被列入東歸計劃,但這件事必須高爾察克配合,否則靠自己手頭兩千多人肯定不能胡來。幸好。時局已經不同了,隨著俄國和波蘭媾和,決心儘早統一國家的莫斯科肯定會在最近發起新攻勢。靠四周這些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