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部分(第2/4 頁)
部長,要不要。。。。。。。”…;
詹天佑搖搖頭,民國免費教育才剛剛開始,即使最早的西南也才7年時間。所以這批學生絕大部分都還是官宦和商賈子弟,他們在象牙塔裡待太久了!根本不瞭解國家的真實情況,所以胡適才被他們捧得高高的,還動輒批評國家政策。
負責營地的少校不敢真動用武力,但又怕事情鬧大隻得咬咬牙對天鳴槍示警。
清脆的槍聲讓推搡打鬧都猛然停下,正在巡邏計程車兵和災民也紛紛圍攏過來,很多災民還以為有人搶糧,自發的拿起棍棒衝過來保護,氣氛一下子凝重起來。
胡適見狀連忙站出來打圓場:“在下胡適,北京大學老師。非常抱歉,是我的學生太激動了。但你們也不該剋扣糧食!災民身體都很差,應該讓他們吃飽才能避免生病。”
少校見終於穩住局勢,也悄悄擦把汗把槍插好,走到胡適面前敬個禮說道:“這位老師,你應該管好你的學生!現在西北很亂,請不要在給國家添麻煩,至於是否足額我們都是按照規定來的,別的地方我不敢說,但我這裡沒人敢剋扣一兩救災糧!”
“胡說,還說沒有剋扣!這麼小的竹筒一個人都吃不飽。這位大叔別怕,多拿點,他們要是再敢剋扣,我就告訴我爹,讓報社的人來把他們都曝光。”手裡還死死抓住勺米筒的女學生看起來家世不錯,一邊說一邊將米不停塞入面前一位牽著孩子的中年男子碗裡,渾然沒把少校和士兵當回事。
但出人意料的是,這位青衫整潔的中年男子卻將滿滿一碗米倒回米袋,然後用手抓一把與米筒差不多的大米放入碗裡。這個奇怪的舉動讓幾位學生很詫異,都以為他被怕了士兵的淫威,紛紛叫嚷讓他多拿些,儘管吃不會有事之類的話。
男子拿到屬於自己份額後,將碗遞給兒子拍拍頭,囑咐先回去才上前抱拳向胡適行了個禮:“在下陳標,乃是此地災民小學的教員。胡老師和諸位同學的心思我們這些人都能理解,也謝謝大家,但這個糧我們真不能多拿。”
“為什麼?”女學生很不解。
陳標老師抖抖袖子,斯條慢理挽起多餘部分,指指米倉:“去年遭災後,各家各戶的糧食都絕了。雲集於此的災民如今已不下十萬之數!此去向西更有幾百萬張嘴巴嗷嗷待哺!現在才4月。這個地方要等到5月底才能播種。收糧食更要等到9月。我們這些人還有足足5個月要熬呢!若是早早把救濟糧吃完,又去吃什麼呢?是草根樹皮還是觀音土?亦或是學那前清,每逢災年便易子相食?我等已是無家之人。中央援救我們,全國都送來糧食棉衣,這已是莫大恩惠。豈能貪得無厭?寧每日少食,也不願三日飽餐後做那流民浪蕩荒野。”
這位陳標老師的話很輕,動作舒緩節奏緩慢,但話語裡卻透著股傳統中國文人的灑脫和傲氣。告訴學生們,救災糧不是無限的,如果早早吃完恐怕只能引發後面更大饑荒蔓延。
四周的人聽到這裡紛紛表示願意少吃,連那幾個想投機取巧抱著米走的災民都面紅耳赤主動把多拿的米倒回米袋,灰溜溜鑽出人群。
胡適愣住了,學生們的臉一下子紅了。他們只想到要讓災民吃飽,卻忘記救濟糧也是有限。就算東南還有糧食運來,但幾百萬張嘴巴要吃到9月底糧食收成上來。還不知道要動用多少人力和專門車輛呢。…;
詹天佑看到這裡後笑了。目光轉到一直沒加入小騷亂的冷傑等幾人身上,笑著走過去拍拍他們:“這就是你們要的答案。國家建設不是句空話。需要每個人都作出努力!我剛才車上聽你們說馬上就要出國了對吧?好好抓住這個機會,希望過幾年能看到你們回來,和我們,和這些國民一起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好,讓人人都不愁吃穿,成為真正地大國!”
冷傑眼眶微紅,用力點點頭。
“我要走了!別灰心小夥子們,繼續往西,越過災難你們就會看到美好和希望。”詹天佑最後指了指西面,向大家告別帶著助手和技術員,騎馬一頭鑽入茫茫秦嶺。
西面。。。。。。會有什麼?冷傑望著他遠去的背影,剛冷卻的心臟又燃燒起來。
詹天佑所說的西面,就是移民逐漸增多的新疆和東哈薩克等地。尤其是東哈薩克,上海公報正式宣佈迴歸後,多達數十萬流民被強行安置到這裡,加上從俄國陸陸續續撤回來的華人華商,昔日的荒僻的卡拉庫姆小鎮已經大變樣,也解決了困擾當地的人手不足問題。環西北鐵路加緊施工,簡易窄軌已經從這裡南下鋪到了碎葉,正在向安集延延伸。
作為西北國防支撐點的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