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部分(第1/4 頁)
的性,應該立刻與德國人達成停戰協定。人民已經飽受疾苦,現在是時候結束了!只要我們能和德國達成停戰合約,就可以立即將軍隊解散復原,依靠士兵的力量去影響和改變農村地區。”…;
“不!不能主動去向德國祈合,那樣會讓德國人覺得我們有求於他們。”托洛斯基反對道。
季諾維也夫爭鋒相對:“但士兵已經沒心思繼續戰鬥了,我們也向他們許過諾言,要給他們停戰和麵包。如果不能立即達成合約。如何能說服他們繼續支援我們呢?”
兩人的話語讓列寧也很後悔,心底就彷彿鑽入了一條可怕的毒蛇。由於他太樂觀估計全俄工兵結合後的力量。忽視了佔據大多數的農民和地主階層(託雷平之後,俄國農民被認為是有產階級),導致想依靠選舉名正言順上臺,就此徹底堵住英法等國嘴巴的計劃完全破滅!更錯誤的是,他還在全俄工兵委員會和冬宮前公開宣佈將接受“人民的選擇”,還當著各國大使和記者的面鄭重承諾了選舉失敗後就退出政府的諾言!眼看無產階級執政的理想就在眼前,卻被自己丟下的大石頭捆住了手腳!該怎麼辦呢?以賄選和投票不公正宣佈不承認?開玩笑!這是自己組織的大選,從頭到尾社會黨都沒插手。所以他的目光在眾人身上游移幾圈後,緩緩落在一言不發的斯大林身上。
“斯大林同志,你的意見呢?”
這句話將大家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從昨晚開始就很少說話的斯大林身上。其實斯大林不是不想說,而是他知道自己論口才不如托洛斯基,論才華不如季諾維也夫,何況他很不喜歡這種兜圈子式的政治方式,所以就一直沒有表態。但現在列寧詢問他也不得不回答,腦袋裡組織一番言詞後,才說道:“列寧同志,我覺得我們顧慮太多了!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和那些帝國主義家、地主和資產階級競選,托洛斯基同志和季諾維也夫同志都已經說得很清楚,我認為應該立刻用武力改變選票箱!”
“用武力改變選票箱?!”
列寧眼眸中微光一閃,追問道:“但我已經。。。。。。。”
“和那些帝國主義沒有必要講信用!”自從來聖彼得堡後,斯大林就感覺踏入一個沼澤,渾身力氣都使不出來,只有此刻才總算找到當年縱橫高加索的風采,言語粗暴道:“我們已經有了兩萬赤衛隊員,伏龍芝等同志的部隊也很快能趕回來,士兵們現在都站在我們這一邊,所以我認為是時候讓一些人閉上嘴巴!應該立刻讓高加索騎兵師放開防線。讓德國牽制中隊,這樣我們就能確保有充分時間武裝保衛政權,讓那些資本家和地主徹底閉嘴,只要能和德國達成協定,就能尋求他們的幫助,瓦解帝國主義的爪牙。”
斯大林一口氣說完自己的想法後長舒口氣,好久沒有這麼痛快了。但托洛斯基卻很快皺起眉頭,雖然他也建議採取果斷行動不要再糾纏於選舉。但卻很不同意他想用停戰協議換取德國支援的辦法。
但最震驚的還是秦劍,雖然他已經從各種渠道得知窮黨選舉很可能會失敗,可斯大林的話還是讓他覺得一股寒意直衝腦門。用武力改變選票箱!還要執行放開防線的計劃!還要單方面宣佈停戰!他們當承諾和政治信用是兒戲嗎?這和當年袁世凱有什麼區別?8萬戰友有沒有準備好?
他越想越怕時。身後也傳來了斯大林的聲音:“米爾同志,你立刻去發動赤衛隊,帶他們去杜馬廣場。”秦劍不敢耽擱,點點頭推門向赤衛隊駐地跑去。…;
就在列寧一行趕往杜馬時。陸徵祥也正在做最後準備。今天這個日子大家已經等了足足一個月,全世界交戰雙方的目光都在聖彼得堡。所以身為協約並在俄國國境內擁有十萬大軍做後盾的大使,他很早就起床精心準備,培德夫人也早早為丈夫熨燙禮服,準備出席俄國杜馬選舉結果公佈大會。
陸徵祥正在看昨夜英法大使遣人送來的最新資料,由於中國遠征軍此刻就在烏克蘭和烏拉爾,連帶他的地位都高了很多,在這個需要全協約力量配合的時刻,英法能將其掌握的資料共享。就足以說明他們在俄國事情上多麼需要中國發出聲音。和他自己掌握的資料相比,英法的資料詳細很多,甚至讓人懷疑他們是不是已經滲透進了窮黨內部高層。但一想人家在這裡經略了數百年,連皇室都是親戚關係,這也就不奇怪了。
其實不管是英法資料還是他的調查,其實結果早已不言而喻。列寧領導的窮黨顯然已經不可能獲得臨時憲法規定的半數席位,因為他們忽視了廣大俄國農民階層的訴求。從託雷平時代,俄國土地政策便已經悄悄更改,大量無土地者得到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