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部分(第1/4 頁)
城。自從他建成以來,就成為懸在蒙古草原腰眼上的一柄重錘。歐戰爆發後,和俄國所有邊疆城市一樣駐軍被大幅抽走,尤其是《中俄有好協約》達成後更只剩下不到三千老弱殘兵駐紮,連炮臺上的要塞炮都被急需火力的俄軍拆走不少支援前線。目前生活在這座要塞城和周邊地區一共有五萬餘人,其中一萬多是民國援俄華工,他們主要負責砍伐木材和開礦,剩下不是俄國礦工就是滯留在這裡的難民,要不就是抱著發財夢望來這裡的淘金客。
前來迎接兩人的俄軍要塞司令叫狄米特里…列奧尼德維奇…謝里夫,他是白毛將軍霍爾瓦特的侄子,四十多歲白白淨淨卻掛著中將軍銜,一看就是那種靠裙帶關係上來的貴族軍官。除了他外,還有同時駐紮在這裡,配合俄軍疏導鐵路的國民警衛營預備役營長安寶珍,二十五六歲的模樣,高高大大標準的山東漢子。胡老三雖然第一次來這裡,但姜泰卻作因為被編入東線遠征軍已經來回幾次東線和國內,所以對來迎接的兩人都非常熟悉。
“謝里夫將軍,您的氣色非常棒。”姜泰熱情的和謝里夫擁抱一下,若不是知曉他是負責此次行動的主要軍官之一,胡老三還真以為兩人是多麼要好的朋友呢。為招待遠道而來的客人,謝里夫也專程將兩人請到要塞客廳休息。此時拖在後面的第一列運兵車也緩緩開進車站,兩小時後5輛搭載著六千16旅將士的運兵車全部抵達車站。…;
伊爾庫茨克是西伯利亞大動脈上的重要樞紐站,也是《梅花協約》中規定的中國東線遠征軍的中途休息區,所以早在部隊派出前,提前趕來的軍官和華工們就在要塞城內修建了大量簡易營房。遠道而來計程車兵們蜂擁擠下車,瞪大眼睛好奇地望著這座充滿異國風情的要塞城,並在國民警衛隊戰友和俄軍聯絡官的招呼下入住兵營暫時休整。謝里夫沒在意這種事情,因為他已經發生過很多很多次,但有一點他非常奇怪:“將軍,伱們要繼續去東線嗎?”
聖彼得堡發生的事情早已透過鐵路線沿電報線傳遍俄國遠東地區,連他在內的所有俄軍軍官都開始擔憂前途和未來,但這個關頭中國居然還要向烏拉爾以西運送部隊,也難怪他會有此疑問了。姜泰故作為難的聳聳肩膀:“是的。雖然我也很擔憂,但我們是盟友,所以我們接到的命令是繼續向西。”
“那太好了!”謝里夫顯然不喜歡列寧和窮黨,撇撇嘴說道:“或許伱們抵達後,他們就不敢再亂來了。”
“誰知道呢。”姜泰故意裝出不想討論這個問題的表情,扭頭向衛兵做了個手勢,片刻後整整一箱子燒刀子老白乾被搬入了會客廳。見到這些烈酒謝里夫眼珠都快要掉下來了,要知道戰爭開始後因為糧食緊張,伏特加等烈酒早已成為奢侈品,就算他是白毛將軍的侄子也只能用軟綿綿的葡萄酒解乏,所以當整整一箱高純度烈酒放在面前後,他恨不能立刻就抱著享受,於是立刻把兩人視為平生知己。
“將軍,為了中俄友誼,我們乾一杯吧。。。。。。。。”胡老三提出誘人的建議後,和姜泰交換個眼色微微一笑。
。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四四三章 背叛(六)
夜晚的西伯利亞北風肆虐,即使有貝爾加湖調節溫度,伊爾庫茨克要塞城的氣溫依然下降到零下二十多度。
安加拉河鐵路橋畔的電報房窗戶上佈滿了霧氣,一隻手抹開水霧後,幾道嫉妒的目光對準了數百米外的灰色大樓。那裡是東西伯利亞的權利中心,也是伊爾庫茨克要塞城的中心,甚至是整個東亞和中亞的聯絡中心!此刻那裡二樓的玻璃窗後面燈火通明,雖然也被熱汽遮住看不真切,但模糊地身影、女人的線條和高高舉起的酒杯輪廓依然讓電報房內幾位職員狠狠吞嚥口水。中國參戰已經一年多,來往於西伯利亞計程車兵和軍官多達十幾萬,但他們依然不能完全接受昔日貧窮弱小的鄰居搖身一變成為盟友。但他們無法選擇,就像二樓窗戶後面那樣,俄官們舉杯感謝盟友,穿著漂亮晚禮服,胸脯暴露大半的貴婦們紛紛投入他們的懷抱,敞開大腿呻吟婉轉。
身後的老式打孔電報機發出一串響動,細長的紙條隨著節奏慢慢變長,但電報員們都沒有立刻走過去,繼續眉飛色舞談論著遠處窗戶後面的故事,恨不能中官全死在東線。電報機響了幾下後便戛然而止,這種短訊息更讓電報員們提不起任何精神,在他們看來只有排程火車的資訊才會那麼短促。無論是從西面的託木斯克,還是來自東面的赤塔、烏蘭德。火車出發到這裡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