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不是很高的老師傅也能完全聽懂,董老他們長期從事材料製備,和他以前的工作一樣,對裝置本身也非常熟悉。
大家都聽得很專注,不時地點點頭,表示認可。
“綜上所述,我們的改造也要從這幾個方面著手。首先是材料,由於精密製造的特殊性,需要對材料進行特殊處理,以釋放材料內應力。
現在機床製造業普遍的做法,是將床身放在露天空地上,經過兩年左右的風吹雨淋,透過自然溫差變化,使之釋放內應力。這就像古代造船,先將木料陳放兩年,使之內部乾燥變形完畢再用於製造是一個道理。
不過這種處理方式耗時太長,遇到特殊需求時,無法馬上拿出合用的床身部件。
目前國際上在探索專門的預處理方式,如埋入地下半年、浸在海水中、採用震動波加速內應力施放等。但對比下來,這些處置方案還是不如靜置兩年效果好……”
“這就是說,我們就只能用現有的機床進行改進?”高國皓插話道。
“不,床身對機床的加工精度影響極大,既然要有效提升精密加工水平,這個方面我們一定要突破!”郭逸銘用不容置否的語氣,堅定道。
所有人都感到疑惑。
“小郭,你這不是矛盾了嗎?”相處這些時日,幾位老師傅和他也很熟悉了,“你又說內應力釋放要很長時間,又說要對床身材料進行升級,那我們難道還要等兩年,再來做這個技術改造?”
“當然不要兩年,我們馬上就可以做!”郭逸銘笑呵呵道。
何師傅站起身來,走到他面前,伸出手探探他額頭,又摸摸自己腦門,納悶道:“小郭,你沒發燒吧,怎麼說話顛三倒四!”
郭逸銘哭笑不得。
為了不讓別人以為他在發神經,他只好解開這個謎底:“用鋼材做床身,確實需要這麼長時間來釋放內應力。但如果不用鋼材,而是其他材料呢?”
“其他材料!”
所有人都眼睛一亮,但隨即便陷入沉思。其他材料,除了鋼材,還有什麼材料比較適合作為機床床身。幾位老師傅實踐經驗豐富,理論層次卻有些欠缺,想了一會兒想不出來也就算了。董老他們卻是絞盡腦汁,想從記憶中找到一種合適的材料。
“小郭,你就別打啞謎了,到底是什麼材料,比鋼材還好?”何師傅等得不耐煩,大大咧咧問道。
“這個材料嗎……”郭逸銘還想讓大家再多想想,但看到何師傅眼睛一下子瞪得溜圓,連忙開口揭穿謎底,“我選擇的材料,是大理石!”
“大理石!”
董老等人猛然抬起了頭,一齊驚呼。
………【第十五章 與子同袍】………
“大理石?”
何師傅等幾位老師傅一片譁然,這超出了他們的認知。機床的部件越堅固越好,這是常識。機床自古就有,古代使用木質機床,後來發展到青銅機床,近代才演變為鐵質、鋼質。為了研究出更堅固耐用的機床,各國都在研究專門的合金配方,以製作機床的床身和耐韌體。
怎麼能用大理石!
大理石不過是一種的石頭,它是要比一般的石頭稍硬一點,可它有鋼鐵硬嗎?一榔頭下去,還不砸一個坑,這怎麼能作為機床床身使用?
“小郭,你這想法也太異想天開了,大理石怎麼可能作為機床床身使用,太可笑了!”幾位老師傅都大搖其頭。
“等等,或許……”
董老等人卻沒有跟著否定,幾個人都坐在下面苦苦思索,從記憶裡搜尋大理石的相關物理化學屬性。他們都是材料科學專家,大理石又不是什麼很特殊的材料,相關的材料特性很快浮現出來。
“花崗石是熔岩冷卻後形成的火成岩,存在期限達億萬年,這就是說,經過億萬年沉積,其內部應力早已得到釋放,具有很高的穩定性。它的抗壓強度是250到260兆帕,彈性模量是130到150Gpa(1Gpa=1000兆帕),肖式硬度HS65到HS72,是鑄鐵的2到三倍……”
董老從記憶中找到花崗石的說明,一個字一個字說道。
“花崗石的線膨脹係數是4。61×10的負6次方/每攝氏度,只有一般金屬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熱導係數和熱膨脹係數很小……”
鍾寒楓也緩慢開口。
聽到他們似乎有認同郭逸銘的意思,幾位老師傅頓時啞口無言,相互之間看看,一時間驚疑不定。這幾位可是中科院的專家,連他們好像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