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是長年從事一線生產的老師傅,長期實踐,應該有自己的獨到見解。我想詢問一下,就你們實際工作經驗,有哪些因素對機床加工精度會造成嚴重影響?”
他手持記事本,做出記錄的準備,很客氣地問道。
影響機床加工精度的因素很多,但隨著加工裝置的進步,不同時代的主要影響因素也會有所變化。裝置改造首先要立足於時代,時代不同,需要改進的地方和改進方法也迥異。他需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對機加工精度造成負面影響的主要因素,然後才能有針對性地作出設計方案。
“你這個問題太寬泛。影響的因素太多了,車床的震動、皮帶的鬆緊、電機轉速、刀具的質量、經常換刀造成定位不準、爬行……,多得數都數不過來。”
何師傅搖搖頭,對他這個問題不以為然。
“不急不急,我們有時間。有什麼就說什麼,我們先把這些問題歸納一下,分成物的方面,和人的方面,然後再一項一項尋找解決方法。”郭逸銘在進行科研的時候,耐心很好,慢條斯理笑眯眯地拿起筆,在記事本上寫著。
“物的方面和人的方面?”姜師傅有些不太理解。
“哦,我是說,問題是出在裝置效能本身,還是由於人為的操作造成。比如剛才何師傅說的車床的震動、皮帶的鬆緊,這就可以歸為裝置的方面。而經常換刀造成的定位不準、爬行就可以歸為人為的方面……”郭逸明解釋道。
“不對吧,爬行應該屬於裝置的問題吧!”何師傅插話道,他雖然用的是疑問句,但語氣卻是肯定句式,“爬行不是導軌間隙形成的阻滯,造成推動時產生一頓一頓的阻力嗎?這應該是物的方面,怎麼能歸入人的方面!”
姜師傅點頭。
錢師傅卻不以為然:“老何,這話我不同意。的確,產生爬行是裝置本身的問題,但這個問題是可以透過操作手法調整來解決的。我的那臺床子還是五十年代的,可從來就沒有爬行的現象,我的幾個徒弟也都很順利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你是說我連你徒弟都不如?”何師傅火了,一拍大腿,瞪著大眼衝錢師傅就吼上了。
“兩位,兩位,別吵,別吵!”郭逸銘趕緊來勸架,和稀泥道,“這個問題的產生,既然是裝置結構上的物理現象,但又可以用操作技巧來彌補,我看不如歸入綜合類怎麼樣?”
好容易將兩位勸下去,眾人一項一項,開始回憶實際工作中的具體現象,將影響機床加工精度的因素總結出來。幾位老師傅都是各自廠裡的頂樑柱,各自在工作中也總結了不少解決相關問題的方法,都是極有主見的人,通常能難服人。其間對一些問題,幾位老師傅又出現了幾次爭吵。不過大家是正常討論,都是對事不對人,倒也沒太過火。
舒雨菲也拿了一個本子在旁記錄,郭逸銘看了一眼,發現她用的是一種特殊速記手法,別人看不懂她寫的什麼,但透過她複述,發現記錄的內容非常詳盡,幾乎是完整復原了討論的所有細節,比他的記錄還要完整。
這大概也是外事人員的基本功吧。
郭逸銘索性也不做記錄了,等到討論過後,由舒雨菲協助,整理出一份翔實的記錄報告,再分門別類進行歸類梳理。
這樣的討論進行了不止一次,大家的磨合也漸趨順暢。幾位老師傅發現郭逸銘經常能根據他們闡述的問題,給出另外一種新奇的解決思路,也感到很有意思,漸漸對他也有所認可。只可惜在研究所,他們很少能夠摸到車床,有些遺憾。
經過十多次總結討論,郭逸銘結合現實,終於拿出一份改進方案,在會議上交與眾人討論。這次的討論會,董老、鍾老、高國皓也與會列席。
“經過這段時間的討論,我們對影響機加工精度的因素作了詳盡的總結,歸為三大類,十八個方面,兩百一十九個具體細節。
雖然問題看起來很多,但我覺得,要解決這些問題,實際上涉及到的只有兩個方面:材料、傳動系統。
像主軸、床身、刀具,主軸轉動產生的顫震、床身的震動、刀具的質量,除非使用更高階的材料,無法對其進行技術升級。
但傳動系統、控制系統,這些不涉及材料的問題,卻可以透過改進傳動方式、控制方式的方法來予以改進。即便不能完全斷絕由這些因素產生的影響,卻能大幅度減輕影響的程度,使得裝置加工精度獲得重大提升……”
這些內容經過了他的深思熟慮,都不需要照本宣科,脫稿就可以口述。他說的話很平實,坐在下面的幾位文化程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