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第2/4 頁)
一切,世界也是這樣,有製造謊言的人,就有相信謊言的人,那些相信謊言的人,不一定認為謊言是真實的。而是願意相信謊言是真實的。
這些人,藉著一些編撰的歷史。大發議論,闡明自身的觀點,表現出來自身的深邃睿智和悲天憫人,以及仁慈正義的品質,體驗著居高臨下、審判歷史、臧否人物的快感,歷史上叱吒風雲的人物,在他們的口中和筆下,乖乖的聽任擺佈。被戴上定xìng的帽子,畫上小丑的油彩,這樣的快感,讓他們感覺到興奮戰慄,毛孔擴張,渾身舒坦。
相信這些謊言的人,有著各自的目的。滿清推翻了大明朝,為了自身統治的需要,當然會醜化大明朝的皇帝和官員,證明大明朝的滅亡是咎由自取,他們一統天下是順應民意,他們巴不得有這樣的所謂歷史。不遺餘力的宣傳,甚至寫成了正史。
三人成虎的故事,在現實中間,屢屢出現,早不是什麼稀奇事情了。
回到了高陽縣之後。徵召軍士的工作,已經進入了尾聲。
在隨軍家眷的安置問題上面。因為組織工作的龐大,孫承宗、鹿善繼與蘇天成之間,出現了一些爭議。
孫承宗和鹿善繼認為,已經是冬月了,不長時間之後,就是chūn節了,這些將士的家眷,可以在chūn節之後,出發到江寧縣去,不能夠因為家眷的隨軍,影響到了招募軍士的訓練,耽誤了時間。其實兩人的本意,是以江寧營為重,招募工作的重點,還是在這些軍士的身上。
蘇天成的看法不同。
他認為,想要穩定被招募的軍士,最好的辦法,就是穩定他們的家眷,做好了家眷的安置,可以令軍士對江寧營有著刻骨銘心的歸屬感,耽誤這點時間,不算什麼的,再說了,這些家眷,在今後的歲月裡面,都是要隨軍的,若是將士陣亡了,家眷可以享受到高額的補貼,就地紮根生活,不愁吃穿。
這個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是穩定軍心、鼓舞士氣的最佳手段。
孫承宗和鹿善繼兩人,聽得目瞪口呆,他們沒有想到,蘇天成如此的關照軍士的家眷,江寧營的做法,與衛所的做法,有著天地懸殊了。
十一月二十三rì,招募軍士的工作結束,前後一共十四天。
如此龐大的隊伍,如何到江寧縣去,蘇天成考慮的非常細緻。
所招募的軍士,分四批出發,每次兩千五百人,出發的時間,前後相隔一天,從二十四rì開始,到二十七rì,要求到達江寧縣的時間,是十二月二十rì到二十三rì。
江寧營的軍士,也分成了四批次,負責帶隊。
至於說軍士的家眷,悉數在二十四rì出發,他們的速度,肯定是要慢一些的。
蘇天成如此的安排,主要是考慮到了軍士的家眷,從十一月二十四rì到十二月二十三rì,足足一個月的時間,這些家眷,到達江寧縣,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沿途他們都能夠見到行進的大部隊,感受肯定是不一樣的。
至於說江寧縣那邊的安排,早就在開始準備了,到現在,應該準備的差不多了。
所有被招募的軍士,包括他們的家眷,都站在高陽縣縣城外面。
足足幾萬人,看上去密密麻麻的,江寧營的名氣,在北直隸和保定府,如rì中天,傳的神乎其神,能夠成為江寧營的一員,是令人驕傲的,更加令他們想不到的是,家裡的老人,領到了五兩白銀,家眷也拿到了五兩白銀,當然,沒有成家的青壯,或者是父母雙亡的青壯,為江寧營省下了五兩銀子的開支。
這裡面的絕大部分人,都沒有出過遠門,過著臉朝黃土背朝天的rì子,根本就不知道外面的情景,更不用說他們的家眷,這一次,要到數千裡之外的南方去了,今後可能就在南方生活了,大家有些惶恐,故土難離。
現場的氣氛,有些沉悶。但這樣的沉悶中間,也帶著期盼和躁動,改變生活的願望,誰的內心都是有的,只是有些人,一輩子都沒有這樣的機會。
他們等候上面的命令,今天是家眷和第一批兩千軍士出發的rì子。
辰時,蘇天成、孫承宗、鹿善繼、劉鐵漢等人,出現在縣城外面了。
隨著劉鐵漢大聲的吼出來行軍的要求,現場變得沉默了。
所有被招募的軍士,訓練已經開始了。
要求很明確,每rì徒步行軍一百里地,早上卯時出發,行軍一百里之後,方可以歇息,出發時,每人攜帶五天的口糧,自己揹著,若是有人吃不消,或者是不能夠堅持,那就需要退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