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1/4 頁)
……
“傳湯若望覲見。”
終於輪到湯若望覲見了。湯若望趕忙收拾收拾衣著,準備去覲見這位東方帝國的皇帝。他要親自,用自己的雙手,為基督開啟降臨在這片土地上的大門。
'''CP|W:125|H:169|A:L'''
(圖為湯若望)
第一百二十二章 基督的降臨(二)
“耶穌會傳教士湯若望叩見東方大地的主人,大明皇帝陛下。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正宗的行了叩拜禮。
洋人?
楊改革想自己有多久沒看到洋人了。在二十一世紀,洋人那可是高人一等的存在啊!現在,在17世紀的大明朝,卻是洋人羨慕中國的時候。眼前這個洋人,匍匐在自己的腳下,向自己行叩拜禮。覺得這世界,當真是三百年東方,三百年西方啊!
一臉的鬍子,穿著儒士衫。一副本土儒家士子的打扮。如果不看他那張臉,和那雙有顏sè的眼睛,誰能想到,這是一位洋人?
眼前這個人,也算的上是中國歷史上的名人了,凡是中國歷史上和西方接觸的過程,少不了要把這位抬出來說道說道,歷史名人一名。
“湯若望?起來吧。”楊改革帶著複雜的心情,叫這位狂熱的傳教士起來。這位狂熱的傳教士在中國生活了多半輩子,最後居然做到正一品的級別,這個實在是強悍,已經是官員裡最高的級別了,還經歷了明朝,李自成的大順,清朝三個朝代,在亂世當中活得遊刃有餘,相當的具有傳奇xìng,比很多書的主角更加的具有“主角光環”。很多書的主角還要開金手指,靠歷史的先知來混成什麼一品,正一品,官居一品,這位倒好,直接以一個外國人的身份,混到了正一品的位置,實在是很強大。如果某個寫手寫一個碧眼金髮的洋人在中國古代混到正一品的官位,想必,讀者一定會罵這位寫手瘋了,仆街撲到死。但現實往往比小說更離奇。【呵呵,有人寫穿湯若望的嗎?可是好題材啊!不用混,也能到一品。】
“謝大明皇帝陛下。”帶著一點怪異強調。湯若望總算站了起來,才得空看了看傳說中的少年皇帝。果然是相當的年輕,這個就是那個掌握了上億人口生死,掌管了整個歐洲面積的東方帝王?實在太年輕了。正在以一種怪異的目光看自己,那種目光,相當的深邃,彷彿是看不見底的深淵,那種目光,彷彿看穿了自己的未來,看穿了自己的人生,湯若望從來沒有過這種感覺,世界上還有這樣的人?真的很年輕嗎?湯若望開始不相信自己的判斷了。如果是一個毛頭小夥子,絕對不會用那種“超然”,“睿智”,似乎能貫穿時間的目光看自己。如果只是一個毛頭小夥子,這會,應該用好奇,驚訝的目光看自己。
楊改革看了一陣湯若望,腦海中把這位牛人的資料在腦海中轉了一圈。問道:“湯若望?說說你的經歷吧,從出生到怎麼到京城來的,然後介紹介紹西洋的情況。”楊改革打算借湯若望的口,瞭解一下這歐洲現在發展得如何了。
湯若望覺得很好奇,也很驚訝,這位皇帝,似乎並不急於讓自己幹什麼,而是聊天,聊一聊自己的家鄉,聊自己的經歷,難道這位大明朝的皇帝,對自己的故鄉還有很深的興趣嗎?
“啟稟皇帝陛下,在下出生於公元1592年,德意志萊茵河畔科隆城……”湯若望很好奇,難道皇帝還能聽懂自己說的意思?皇帝知道德意志在那裡?萊茵河在那裡?見皇帝沒有問,也就一直往下說。
楊改革其實根本沒有聽懂湯若望說的話,這個時候的歐洲和後世在翻譯上,還是有區別的,發音的譯音也是有區別的,楊改革看過《堪輿萬國全圖》的地圖,那地圖上標註的歐洲,絕對不是二十一世紀地圖上標註的歐洲。
“等等,1592年是我朝那一年?”楊改革打算考考這位據說很博學的傳教士。
“啟稟皇帝陛下,公元1592年,屬於東方帝國嘉靖皇帝八年。”湯若望很準確的報出了自己的出生年,而且還用明朝的紀年方法報了一次,這讓楊改革有點好奇,看來,這洋鬼子,為了傳教,倒也下了不少功夫,資料上說他“合儒超儒”,看來,是準確的。。
“接著說。”
“啟稟皇帝陛下,……在下於公元1617年,也就是東方帝國萬曆皇帝四十五年,畢業於羅馬學院,……,呃,這個羅馬學院……”湯若望準備介紹一下自己的母校,羅馬學院可是一所大名鼎鼎的學校,應該在皇帝面前露露面,讓皇帝知道一下自己讀的這個學校很好。
“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