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頁)
家、滿家遠赴陸奧擔任奧州管領,同從屬於足利尊氏的畠山氏,石塔氏作戰,隨後開創奧州吉良氏,因此三河東條吉良氏的本貫地被吉良滿義接收,在吉良家降服北朝之後,足利尊氏為了有效壓制這個有力一門,就把腦筋用到這座東條城上。
足利尊氏特意讓吉良滿義的嫡次子分出一支,親自為其元服並下賜偏諱“尊”字以示信重,此人就是後東條吉良氏的初代吉良尊義,新成立的東條吉良氏不負眾望的與宗家的親兄長吉良滿貞對立,隨後他的子孫一直在幕府的默許下與一門惣領家對立,三河國從此就再也沒安泰過。
為了對付這個討厭的分家,身為兩兄弟父親的吉良滿義就把幾個庶出兒子分流出去各自建立分家,用以協助宗家對抗東條吉良氏,他們分別是一色有義、岡山滿康、橋田滿長,並各自築城拱衛幡豆郡吉良家的統治地位。
隨後橋田氏在應仁之亂絕嗣,岡山氏的嫡流也滅絕,只有庶流山岡氏保留這一脈薪火相傳,唯有一色氏仍然堅持儲存下來,一直是吉良家的有力一門眾,其家督世代接受宗家偏諱下賜,現任吉良一色氏家督一色堯直就是如此。
山岡堯元是山岡善次郎的父親,他上面還有個兄長山岡善太郎元長是山岡家的家督繼承人,在他下面還有兩個妹妹尚未及笄,他們一家繼承宗家岡山氏的岡山城,為吉良宗家對抗下吉良家立下汗馬功勞。
善太郎與善次郎的母親內藤夫人曾是吉良萬松丸的乳母,他們兩兄弟也成為吉良萬松丸的乳兄弟,因此吉良萬松丸也對他們家非常親厚,善次郎擔任側近眾首領的原因就源於此。
手機使用者請到m。閱讀。
第22章 譜代的驕傲
巨海氏是大河內氏的分家,當年巨海道綱擔任吉良家遠江旗頭為吉良家鎮守遠江領土,後來在今川氏親的大軍攻擊下戰死,因此在吉良家內對巨海一族別樣看待,在眾多譜代裡也算地位靠前,也是大河內家非常一種的同族。
三河高橋氏和筑後的高橋氏沒有任何關係,出身與之相比還要高出許多,來自清和源氏滿政流浦野氏一族,三河國加茂郡足助莊居住,以足助氏名稱相稱,南北朝時代足助氏從屬於南朝方的宗良親王,足助氏惣領家第七代足助次郎重範與北朝作戰戰死。
隨後足助重範的之子移居三河國加茂郡拳母鄉高橋莊居住,並由此改稱高橋氏,其後高橋氏又出仕吉良家移居幡豆郡內居住,在応永二十一年(西曆1414年)四代孫高橋四郎高宗擔任赤羽根城城主,由此一百多年來作為吉良家的譜代。
小笠原摂津守家、小笠原安芸守家、江原氏同出一支,都是信濃小笠原氏分家一流,幡豆小笠原氏出自鎌倉初期小笠原長清之子伴野時長一脈,霜月騷動時期,時長之孫長泰與其子盛時戰死,殘存的一脈移居安達氏領地三河國太陽寺莊,其後追隨三河國勢力最強大的足利氏、吉良氏,並在隨後移居到吉良家的幡豆郡內居住。
這一家可以說當年是在鎌倉時代參與霜月騷動的安達氏一方,與足利氏、吉良氏同屬一個陣營並在戰後受到北條氏懲罰,隨後幡豆小笠原氏曾先後擔任若狹、三河、尾張知多郡守護代一度出仕一色氏,隨後因為應仁之亂三河國守護細川氏與一色氏相爭而家督分裂,摂津守家與安芸守家各分小笠原氏家領形成兩個體系,江原氏也是同時期分離出去的分家。
隨後細川氏、一色氏退出三河國,小笠原氏重新歸屬吉良家併成為譜代重臣,只因曾經脫離吉良家的緣故,在吉良家內的地位受到壓制,只能與一直出仕吉良家的庶族江原氏地位相當。
總之就是說,吉良家的家臣團空前強大,譜代眾一個賽一個牛,無論是家世出身還是家中資歷都不得了,大河內氏這種追隨三百多年的就更不必說了,高橋氏資歷略淺也追隨吉良氏一百五十年,小笠原氏原本也在鎌倉後期追隨吉良家,只是覺得吉良家受到足利尊氏懲罰後似乎有衰落之兆,因此又攀上一色氏的大腿成為幾國的守護代。
不過風水輪流轉,一色氏隨後又遭到足利義教的打擊,應仁之亂中同東軍首領的細川氏作戰,而吉良宗家從屬於東軍,東條家從屬於西軍,因此在戰後小笠原氏遭到懲罰,東條吉良氏也一度被剝奪東三河守護的名乘。
吉良氏卻因為地位清貴一直不涉地方政治傾軋而被足利將軍家青睞,進入室町時代,吉良氏先後出了幕府管領斯波義將的正室,斯波義健正室,同時擔任武者頭,引付眾頭人等清職,在足利義政時代被將軍再次抬家格為御一家筆頭,家格再次復起居於三管領之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