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部分(第3/4 頁)
兒。
私蓄武力,把持地方。這樣的事情,作為江南大海商家的家奴,趙家富其實是見過很多的,他並會因為這個對復興黨的所作所為大驚小怪。所以他最開始以為復興黨應該就是王書輝這個郡王女婿經營起來的勢力。
可是隨著他對復興黨的瞭解越多,他對於復興黨反倒越來越看不明白了。說復興黨是豪強地主吧,復興黨也確實透過“巧取豪奪”等等“燒殺搶掠”的不法手段弄了不少的地。可是復興黨對老百姓泥腿子,卻比官府和那些真正的豪強地主要好一萬倍。就是他這個大戶人家的家奴,作為一個掌握著專門技術朝鮮語翻譯的有用的人才,他在趙家的待遇也沒有復興黨對治下的老百姓好。
不過,常年的奴僕生涯,幾代人的奴僕身份,讓趙家富知道什麼是該操心的,什麼是不該操心的。
趙家富非常有職業道德的認為,自己作為一個小小的商務局裡的職員,只要對得起局裡發給自己的工資也就夠了。至於復興黨是好是壞,復興黨是要造反還是要如何,那就不是他該關心的事情了。
朝鮮航線,趙家富以前的時候走過十來趟。可是到濟州島他卻是第一回。復興黨的翻譯工作並不是非常好做。那是因為在和朝鮮方面交流的時候,不少復興黨的語言,趙家富根本就找不到什麼對應的翻譯。
在這樣情況下,趙家富就按照自己過去的習慣對復興黨的聯絡人員的語言進行翻譯。
金德順不是聽不懂天朝話,他的漢語水平其實非常的高。實際上,他不僅可以熟練的使用漢字吟詩作對,而且他還掌握了一口流利的fèng陽官話。只不過復興黨聯絡員的普通話口音和fèng陽官話差距太多,所以他和那個穿著天朝錦衣衛官服的復興黨聯絡員交流的時候,只能透過趙家富這個通譯。
聽到天朝商人要在濟州島僱傭人手,金德順立即表示在這方面毫無問題。而且為了表示出自己對於天朝的仰慕和尊重,金德順大筆一揮,撥發了三千流放犯給復興軍方面無償使用。
復興黨的聯絡人員對於金德順的看法是非常好的。畢竟和大明朝的那些在集中營裡也死硬的官員不同,這個朝鮮官僚對復興黨的要求有求必應。現在聽說金德順願意提供三千人力給基地方面無償使用,這個年紀才二十五歲的年輕人誠心誠意的對金德順表示了感謝。
其實他不知道的是,對於金德順來說,濟州島上的流放犯從來不是什麼對他有用的東西。濟州島的可耕地有限,但是朝鮮這個小國家卻是個水淺王八多,廟小妖風大的地方,長年累月的黨派鬥爭和政治傾軋,使得濟州島這個小小的邊陲海島上,積累了大量的在政治鬥爭中失敗的流放犯。
在濟州島上,其實並沒有那麼多的事情給這些人幹。這上萬人的流放犯集中在濟州城裡,大量的消耗濟州島緊缺的需要外運的糧食物資,實際上對於金德順這個濟州島的最高長官來說完全就是一種負擔所在。
金德順把這三千人給復興軍方面無償使用不假,可是金德順可不準備給這三千人提供糧食。對於他來說,能夠節省三千人的口糧,那絕對是個中飽私囊的好機會。至於復興黨方面能不能承擔這三千人的糧食,那就不是他金德順的事情了。
復興黨能夠承擔三千人的額外糧食嗎?回答是很明確的。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和其他物資比較起來,糧食服裝這類東西,基地方面一點兒也不缺乏。這些東西都是不佔地方,一個集裝箱木板集裝箱就能裝一大堆的東西。
特別是糧食。復興黨食品廠生產的壓縮軍糧和午餐肉罐頭,可是按照五千人一年的數量準備的。實際上,因為復興黨的船隻從武昌經長江出海到濟州島只需要一週左右的時間,所以現在在濟州島上的兩千五百名海陸軍士兵和兩千名生產建設兵,根本就用不完這麼多的糧食物資。
所以,用糧食僱傭濟州島上的本地勞動力修建基地,是一個非常划算的事情。
。。。
第356章 炮擊金州衛9
在明朝末年,整個遼東半島南部地區的形勢一直都是比較複雜的。在吹牛大王袁崇煥殺掉毛文龍整垮東江軍以前,後金女真方面就已經佔據了金州衛復州衛蓋州衛和海州衛等遼南地區的主要城市。
在毛文龍死掉以前,東江軍一直以遼南周邊地區的海島為基地,在大量的在後金女真民族壓迫和剝削的遼南漢民的幫助下,對後金女真在遼東南地區的勢力進行著不間斷地軍事打擊。
東江軍的一系列行動有效的策應了遼西戰場上的明軍,在一定程度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