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頁)
,出現在她眼前的是賈米森峽谷(Jamison Valley)的腹地,整個藍山(Blue Mountains)最值得嘗試的叢林徒步遊地點之一。
今天上午,他們率先從悉尼出發,開車透過帕拉馬塔路轉上收費的西部高速公路,驅車數十公里來到悉尼以西的藍山。之所以被稱為“藍山”,是因為這裡種植的大量桉樹常年散發出的油脂形成了藍灰色的薄霧,與此同時,海拔1100米的砂岩質高原經過數千年的腐蝕,形成了一道道岩石暴露的山谷。藍山由三個國家公園組成,無論巖洞、樹林、峽谷、瀑布,抑或是土著文化中心、充滿藝術風味的咖啡館、以□畫作聞名的藝術家畫廊……一切你想得到的或想不到,應有盡有。
知喬和周衍第一個到達山腳下的停車場,幾分鐘後,科學家夫婦也緊隨其後地來了。工作人員沒有給他們線索信封,而是口頭告知了今天的任務和路線。他們必須先驅車到達回聲角(Echo Point),在那裡聽從安排,進行一次兩天一夜的藍山徒步冒險之旅。
“野、野營……?”知喬覺得自己的雙腿有些發軟。在過去的幾年裡,她也曾有過幾次野營的經歷,但每一次都讓她心力憔悴,所以在她心目中,“野營”與“糟糕”劃等號。
“你來開車,”周衍命令道,“我整理行李。”
知喬抬頭看著灰濛濛的天空,不禁感到沮喪。
當他們到達卡通巴(Katoomba)的回聲角遊客中心時,周衍已經準備好了兩隻登山揹包,他把稍重的那隻給了知喬,輕的留給自己。
“你怎麼能這樣。”知喬忍不住抱怨。
周衍瞥了她一眼,說:“如果你不介意等下把整隻帳篷和搭帳篷的工具塞進你的揹包的話,我同意跟你交換。”
“啊……不,這樣就好。”她很沒出息地退縮了。
花了二十分鐘聽遊客中心的工作人員向他們講解路線及注意事項之後,周衍把帳篷和工具塞進揹包,然後兩人就出發了。
氣喘吁吁的知喬又低頭看了一下手腕上的電子錶,現在是“11:40”,也就是說,他們走了足有兩個小時。
“根據地圖顯示,”周衍說話的聲音就跟平時一樣,兩小時的徒步遊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跡只是大量的汗水,“我們離第一個中轉站還有兩公里不到。”
“兩、兩公里……”知喬靠在樹幹上,“你就直接告訴我還有走多久吧。”
“根據現在的速度,一小時左右。”
“……”
“給你十秒時間,然後我們出發。”說完,他轉身向另一個山坡走去。
知喬低吼了一聲,跟上去:“周衍,你老實說……你是不是揹著我去打過雞血了?”
周衍笑著轉過身,看著她,無奈地搖頭。
“那麼興奮劑呢?”
“你別忘了這個節目是向全國播放的。”
“他們可以剪了這段。”
他回頭瞪她。
“好吧,好吧,”她說,“我只是想知道為什麼你看上去沒多少肌肉卻可以儲存這麼多體力。”
“也許因為我沒有每天晚上一吃完飯就躺在床上看電視。”他取笑她。
“……躺著對脊椎比較好。”她辯解道。
“我也有一個問題想要知道答案。”
“?”
“為什麼你吃得這麼多,運動這麼少,卻可以不變成肥豬?”
“也許因為我有蛔蟲。”
“哦,別提那個,”周衍順手在路邊的樹枝上做一些記號,“我還記得小學時在學校的實驗室見過蛔蟲標本,非常噁心,淺黃色,像麵條一樣,身體軟綿綿的,你能想象它們存在於你身體裡的景象嗎?”
“我想吐。”說完,知喬真的扶著桉樹幹嘔起來。
周衍笑著走過來拍了拍她的背,說:“別把水吐出來,在這裡水很寶貴,因為溪水大多遭到了汙染,不太安全。”
知喬拍著胸口,勉強抑制住腦海裡那關於蛔蟲鑽進她身體的想象,然後瞪著他:“你還是人嗎?”
他不以為意地聳肩:“節約體力,繼續前進。”
又走了大約十幾分鍾,他們終於從樹林裡拐到了溪水邊的步行道,這裡的視野一下子變得開闊起來,由於缺少了桉樹的遮掩,這裡上空的霧更稀薄一些,空氣也更好。
“行走是人類最原始的本能,”當知喬累得說不出話來的時候,周衍卻還能侃侃而談,“想想我們的祖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