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2/4 頁)
望。”
“知道,對不起,知道……”頓頓,不可置信地看著他,“沒有什麼?”
“沒有對失望。”他的嘴角含著微笑。。
“怎麼可能……”。
周衍調皮地眨眨眼睛,然後伸出手,溫柔地摟住:“不管信不信,是真的。”
“……”。
他長長地籲口氣,領著在信箱旁邊坐下。。
攝像師不知道什麼時候又跟上來,周衍起身走過去跟他交涉幾句,那人頭,走到邊去。。
“有關於失望和希望,”他重新在身旁坐下,“想給講個故事。”
知喬用力揉揉眼睛,似乎還不相信是真的:“什麼故事?”。
“……關於的,”他淡淡地扯扯嘴角,“知道直對的過去很好奇。也知道,見過蔣柏烈。”。
“……”。
“那麼,從他那裡知道什麼?”。
“……什麼也沒有,”抹去臉頰上的淚水,吸著鼻子,“他只‘米爾格拉姆實驗’和‘失控的邏輯課’。”。
周衍錯愕地眨眨眼睛,慨然笑:“那就夠。”。
“?”。
“也許那對來,就是堂……失控的邏輯課。”
『你的父親 』
十(上)
“好吧,”
周衍調整了一下坐姿,抬頭看著天空,眯起眼睛,“讓我想想該怎麼開始。”
“……”
“先來介紹一下人物,”他輕咳了一下,嘴角有一抹帶著自嘲意味的笑,“主人公是一個十七歲的少年,準確地說,是天才少年。”
知喬張嘴想說什麼,但最後還是放棄了。
“我知道你想說什麼,”
周衍聳了聳眉毛,“古人之所以說‘英雄出少年’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如果懂得了比他年長十幾歲甚至幾十歲的人才懂的東西,那麼他會顯得非常與眾不同,只有這樣的人才可以被稱為‘天才’——你有聽過過一個四十歲的人懂得五十歲的人才懂的事情因此而被稱為‘天才’的嗎?”
儘管有點不情願,知喬還是認命地搖了搖頭。
“所以,我說的這個天才少年,八歲的時候就得過世界級的數學競賽冠軍——”他輕咳了一下,“他十歲小學畢業去了中科院的少年班,十四歲的時候考上了大學,十六歲本科畢業,十七歲拿到了獎學金,遠渡重洋,來到遙遠的美利堅合眾國,在那裡,他開始了一段新的人生。”
“這聽上去像是一個令人愉快而且十分美好的故事。”知喬吸了吸鼻子,看著周衍。
後者苦笑了一下,說:
“嗯,故事的開頭聽上去總是很美好的。這個少年來到了自由的國度,一切似乎都在向著好的方面發展。然後……”
“?”
“然後新學期開始後的第二週,他被系主任找去談話,學校正在計劃辦一個特別班,帶有一些實驗性質,招的都是在數學或者邏輯學上成績非常優異的學生。”
“學什麼?”知喬像是故意要開一個高明的玩笑,“薛定諤泡妞定理?”
“不,當然不是。不過……”
周衍抬了抬眉毛,似乎在遲疑著該不該說,“通常意義上我們認為薛定諤是物理學家,跟數學或邏輯學關係不大。”
“……好吧,”
她挫敗地垂下頭,“就當我什麼也沒說過。”
“當然我對物理學也不太在行,要不然我不會連‘蟲洞’也填不出來。”他似乎一直對此耿耿於懷。
“……”
周衍又輕咳了幾下,繼續道:
“實際上,這個班級學的是心理學,但又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心理學——至少不是弗洛伊德式的,而是更實用主義的。”
也許是怕知喬聽不懂,他又補充道:
“舉個具體的例子也許你稍微能理解一點,就是說,我們並不研究任何理論上的課題,而是從實際出發,比如導師會給出一封信,所有人根據信裡所寫的內容推測寫信的人的性格,他過去發生過什麼,最近發生了什麼事,甚至是將來可能發生些什麼。也許這對你來說有點深奧或是難以理解,但我們當時在進行的就是這樣一種研究,找出是什麼支配和影響了人的心理和行動的因素,據此瞭解他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這樣解釋你懂嗎?”
知喬皺起眉頭,想了幾秒,才回答:
“我試圖把這想成一種非常複雜而且先進的學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