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部分(第4/4 頁)
用。
財大氣粗美國,也終於找到從英國手中奪取海上霸權機會。大力發展航母;造出了企業號這樣巨無霸,以及比企業號霸氣側漏尼米茲號,標準排水量七萬多噸,不只用核動力取代蒸汽動力,還採用了為先進飛機起降技術。
企業號橫空出世,徹底拉開了美國海軍同其他各國海軍距離,連昔日海上老大英國,也只能咬著手絹,不情願被拋後邊。
唯一能和美國扳手腕就只剩下蘇俄,但造船技術上,卻始終是略遜一籌。
美國佬忽悠星球大戰,又死命經濟上下刀子之後,蘇俄再沒能力和美國較勁,加上國內矛盾集中爆發,後只得以解體收場。
李謹言對航母瞭解,主要來自於後世。那時,航母已經成為衡量各國綜合實力標準。但當下,1919年,海軍強國普遍持有一種觀點,擁有鉅艦大炮才是王道。排水量一萬多噸航母不過是“雕蟲小技”,和偵查艦與運輸艦劃等號。
三年後各國簽訂《華盛頓海軍條約》嚴格控制了戰列艦建造,對其他種類戰艦噸位和艦炮口徑也有嚴格限制,卻允許各國採用停建戰艦改裝航母。
可見,這個年代,造航母易,造戰列艦難。
不可思議?
但這就是現實。
造航母,李謹言絕不是說說便罷。不趁著航母技術剛起步加大發展,難道要等到企業號驚豔世界再想方設法追趕?
另一歷史時空中1919年,華夏正掀起帝國主義瓜分狂潮,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被攔腰截斷。南北對峙,軍閥混戰,別說造航母,造艘炮艇都困難。
但此時,李謹言不需要再面對這些,對他來說,造船廠有了,材料有了,資金也不缺,唯一要解決問題,只有技術和人才、
大連和江南造船廠聯手,造出潛艇和輕巡洋艦,但是改裝航母……李謹言仔細斟酌,打算進京前和大連造船廠負責人好好談一談,
廖祁庭和孫家聯姻,沒弄清宋家企圖前,李謹言不得不慎重考慮和江南造船廠接下來合作問題。現國內一片祥和,經濟政治欣欣向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