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0吧,只要管理好,2000總沒問題。”
董慶華吃了一驚:“嗨,比我工資都高啊,要不我給你看店算了。”
“董叔您真能開玩笑,我怎麼請的起您?如果點歌頻道做的好,您年末可要謝謝我呀。”
張小桐給董慶華的那份策劃最起碼讓臺裡今年多收了數百萬的收入,現在才兩個月不到,已經有無數廠商打電話要求在點歌頻道插廣告了,這可是筆大錢。董慶華這個人雖然野心很大,卻是個知恩圖報的人,張小桐提起這個,他不想幫也得幫了。
和預想的差不多,董慶華沉默了一下,問:“什麼時候要人?”
“5月1的長假之後。”
“好,我給你想想辦法。”
人事就這麼搞定了。我能大概猜到董慶華會讓誰來管理,所以這方面放心得很。
現在張小桐再說想開分店或者做什麼家裡已經沒人出來阻攔了,事實是最好的論據,92年改革開放熱潮繼續深化,大家開始看重錢,卻從來沒想過錢改怎麼賺。張小桐的生意成功無疑刺激了周圍的親戚,雖然他們並不知道這看起來不起眼的生意到底好成什麼樣。
分店在5月長假之後順利開張,於春榮就是董慶華找來做管理的人,這個人我在2000年才認識,聽說一直很不得志,卻是個非常耿直的人。本著對任何人都不能特別信任的原則,我還是讓張小桐做好各種防範工作,人在艱苦的環境下能耿直,環境好了還真未必能一直堅持。
不出我所料,5月中開始陸續出現了各種名目的西點專賣,反正這玩藝又沒專利,誰都開得。我讓張小桐開始為六一兒童節的宣傳做準備。董慶華很夠意思,給雪緣六一的活動做了個不要錢的專訪。由於之前幾個月雪緣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初期競爭者們在價格和宣傳戰上都敗下陣來。說實話我倒不是很怕價格競爭,畢竟接下來我打算立刻開始搞多項經營,只是打價格戰的話,我們損失不大。
六一兒童節張小桐在攝影機的全程跟蹤下給全市500名特困家庭的孩子送了蛋糕,我獨自坐在家裡看電視上張小桐僵硬的微笑幸災樂禍。這種拋頭露面的事還是讓她去做吧,我就一傻小學生,誰也別和我過不去。
張小桐在六一這一場秀之後幾乎就成了自己蛋糕店的形象代言人,我估計現在有人想撼動她的生意都難了。學校和市裡授予她無數稱號,賺錢之外受盡讚譽,我打趣地對她說:“很多年以後你寫回憶錄,一定要這麼寫:‘那一年,命運的齒輪開始慢慢轉動。’”張小桐吃吃笑:“命運的齒輪有點卡。”
“時代開始變了,”我坐在高高的樓頂看著城市的變化感慨,“你還記得我三歲時的眼前這一片是什麼樣嗎?”
“記得,”張小桐說,“我們幾乎從未離開過這座城市,對這些變化不是很敏感。”
“時代變了,”我伸懶腰,環視無人的樓頂,“再過幾年,現在覺得新鮮的又是過眼雲煙,我們得抓緊時間了。”
張小桐皺眉:“我們難道還不夠抓緊時間嗎?”
“現在是爬坡階段,這種速度已經很不錯了。”我盯著張小桐隨風飄動的長髮說,“以後可能會有很多困難,我們一起努力吧。”
“你不是比誰都努力嗎?”張小桐嫣然一笑,眺望遠方,“因為你,我已經不能想象自己的未來了。這樣難道不是很好嗎?老師總在課堂上總說,我們的未來是無限的。實際上我們都知道,自己的未來其實只是在一個小範圍裡。那些夢想啊什麼的,象你說的一樣,都是掛在驢子嘴邊蘿蔔。”
“你不是已經知道自己不是驢子中的一員了嗎?”我微笑,“人就是這麼一步一步跳出來的,一次又一次,一步又一步。”
“你真喜歡給人做思想教育,乾脆我叫你哥哥算了。”張小桐嘟嘴,“怎麼進步,不還是跟著你老人家的腳步嗎?”
“一起進步嘛,”我說,“俺能與全國知名的少年作家張小桐同學共同進步,也是榮幸了。”
“……你罵人!”
被張小桐捏了好一陣,我才開始說正事:“現在還不是樂的時候,我們還有幾件事要辦。第一就是店裡的人要擴招,趁天熱起來開兩個露天西點廣場,找人表演也好,做宣傳也好,總之要讓中學生以上的孩子們認為這是一種時髦消費。你也知道,現在已經出現競爭了,不動手就得被人排擠。”
“第二,把目前的賬目再梳一遍,現在漏洞還是不小,最近半年內不能讓伯母和姑父貪走太多。你得經常出現,讓她們有點小陰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