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姑父在家整日被小姑訓斥成“只會讀死書”的廢人,對自己的狀況十分不滿,跟張小桐一拍即合。在暑假結束前一天出任雪緣分店的店長。
我摸著下巴敲計算器跟張小桐說:“這樣,經營整一年,一年之內會出現最少20家模仿你的蛋糕店,不用管他們,你做你的,我初步估算兩家店的利潤大致會在350萬左右,這還是保守估計。等到明年年初,你把兩家店作價500萬兌出去應該不成問題。”
張小桐的嘴已經合不上了:“有,有這麼誇張麼……”
我微微一笑:“你看下個月的營業額吧。”
這句話的結果就是1992年3月一個月裡我經常見張小桐魂不守舍,每天擺弄著白紙和一些資料。我嘲笑她:“財迷!”張小桐振振有詞地反問我:“不知道誰每天挖空心思賺錢,說我財迷?哼!”
這個“哼”字說得嬌媚可愛,我也只好落敗下來。
月底結算,兩家店總計營業額接近40萬,由於之前預計到這種情況,我讓張小桐囑咐大伯母和姑父收支保密,然而飯桌上還是能看見大伯和小姑血紅血紅的眼睛。
我畫了一張曲線給張小桐:“這是一年內的收支變化預測,最初低,中間高,後來還是低。這跟一年內的宣傳,競爭等各方面因素有關,我估計最高營業額能達到一個月接近70萬甚至80萬,最低也低不過40萬這個底線。把成本和支出刨出去,再算上明年轉讓店鋪之後給大伯母和姑父的分紅,你一年可能能拿到500萬,把店盤掉還有500萬。”
張小桐真傻眼了,以前我寫小說給她海闊天空講故事的時候她還沒什麼具體的感覺,現在我把大把的錢放到她面前,她開始覺得有點不適應了。
“喂!”我在她眼前晃手,“傻眼了?”
“有,有點……”張小桐迷迷糊糊地抓我肩膀,“行文,肩膀借我靠一下。”
我坐到她身邊,張小桐把頭靠在我肩膀上:“行文,你怎麼這麼厲害?”
我心裡一個激靈,這個可不能說。
“因為我不孤獨,有表姐做我的同類。”
“討厭,以後不要叫我表姐了好不好?”
“那叫什麼?當親戚朋友的面叫你小桐?”我苦笑,“咱們已經夠親密了,大人們看咱們是孩子才不怎麼管。”
張小桐不是不明白事的姑娘,仔細一想也是,她從我很小開始就跟我膩在一起了,這些大人們不看在眼裡才怪。
“那……以後沒人的時候叫我小桐好不好?”
我點點頭,看見她耳畔的一點亂髮,伸手幫她拂開。儘管心裡明知道這種動作最容易讓女生有好感,還是忍不住做了。畢竟這個世界上能真正說知心話的人只有她一個。
第十一章
4月,張小桐父母遠走俄羅斯。他們並不知道張小桐賺了多少錢,大伯母和姑父受了錢的威脅沒對別人提起過。從表面上看,一個西點屋所能賺的錢絕不可能太多。這也是受常識所限,譬如有人曾經質疑過一個遊戲幣賣幾毛錢的遊戲廳怎麼可能月入數萬,歸根到底說,也只是因為不熟悉細節罷了。真正從事過這種行業的都會明白其中奧妙。
我用心險惡,讓大伯母和姑父做架空店主,看得見錢來,學不到東西。張小桐只要在兩家店裡出現幾次,所有來上貨和套近乎的也就都知道老闆其實另有其人了。我催促張小桐,5月放假期間必須再搞定一間分店,惡性競爭不出三個月就會出現,要鞏固好後防。
張小桐在一個月內分兩次請了四天病假,把房子和裝修的問題一一搞定,我不忘火上澆油給她一份小說稿。原本小說打算寫對網路遊戲的大膽預測,仔細考慮之後覺得這涉及太多商業機密,目前比我們有實力搞遊戲研發的人不知道多到哪裡去了,這些東西還是少說的好。
張小桐沒辜負我對她的殷切希望,很痛快地把第二家分店的地址選好了。她找人裝修的同時我開始頭疼找人的問題,根據我記憶,現在能找到的可信的人不多,無奈之下我只好讓張小桐給董慶華去電話,讓他幫忙物色一個合適人選。
“讓我找人?不怕把你的錢都貪光啊?”董慶華在電話裡開玩笑。
“有本事貪走那是他的本事,董叔您就幫幫我吧……”張小桐在電話跟董慶華起膩,那聲音我聽著都起雞皮疙瘩,“我不認識什麼人,只認識您一個能人。”
“喲,小小年紀就會扣高帽子了。你說說吧,能給人開到多少?”
張小桐裝作思索一陣才慢慢回答:“200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