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第3/4 頁)
有一位學子附錄了一篇甲骨文。
《易》有言: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引用易經裡的一句話,陳佳一這一次作文,大走文青路線。一時之間,洋洋甩甩,文不加點,一氣呵成。像陳佳一這樣的網路xiǎo說作者,800字作文算個什麼,瞬間便已完成。
看著這一篇作文,陳佳一暗暗點頭,“我投你們所好,恐怕你們看得之後,便要拍案而起。據說,今年高考作文改卷實行滿分制,不知道我這篇“易”,能否滿分呢?”
正文 第二百二三章:東芝筆記本電池爆炸
第二百二三章:東芝筆記本電池爆炸
易就是變的意思,易經,其實就是一部按一定規律時刻變化的書。那麼,對於創新來說,首先就需要改變。可以說,陳佳一這一篇易,寫的是文青味實足,相信能夠入得閱卷老師的法眼。
至此,兩天的高考宣佈結束。
於此同時,TT官網已在高考子欄目公佈了這一次高考的標準答案。並且,為了增加TT官網的知名度。唐朝資訊還邀請了多名學者與前幾屆的閱卷老師,一同做了一期節目。
其中,語文的閱讀理解題及作文兩大類題目,一直備受考生及家長的觀注。
因為,這兩大題目,第一,雖然給出了標準答案,但是,由於是文字解答題,給分的標準就存在一定的差別。最為關鍵的是作文,作文佔有的分數為60分,比例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高的。若是語文想取得高分,作文一定不能失手。若是失手,高分可能便已你無緣。
TT官網舉辦的這一次活動便邀請了幾位專家,專mén對閱讀理解題及作文進行詳細的點評。有意思的是,為了增加這個活動欄目的趣味xìng,TT官網居然也將陳佳一邀請上來,與各位專家一同品味高考盛事。
當TT軟體經過彈窗,一句“陳佳一與您一起看高考”。萬千國人始才知道。原來這個陳佳一,居然只是一個高中生。上一次與多位知名學者一起話武俠時,還以為陳佳一是袁潭秋,徐良帶的研究生呢。如此,國人對於陳佳一更有了一絲興趣。
特別是同一屆高考學子,當知道陳佳一與他們一同參加高考的時候,別提有多興奮了。一時紛紛登陸TT官網,觀看TT官網組織的高考專題活動。
下面是訪談節目。
大家好,歡迎收看由唐朝資訊組辦的高考訪談節目。我們很榮幸的邀請到了2000屆及2001屆的高考閱卷的兩位老師及剛剛參加完高考的陳佳一同學。
主持人開口介紹起在坐的嘉賓,然後是各位嘉賓跟觀眾朋友們打了聲招呼。
隨後,主持人便開始了今天的話題。
“可能,在眾多改卷當中,語文是最難閱卷的科目。不知道兩位專家能不能給我們說說,閱讀題的改卷思路及作文分數的判定標準是什麼?”
“好的。”
其中一位老師首先開口,“因為語文教育,他與理科式的教育不同。理科式的考試,他是有標準式的答案。對的就是對的,錯的就是錯的,基本不會存在爭議。但是,對於語文來說,由於表達的思想各異,便存在不同的判定標準。
首先,語文試卷也有標準答案。不過,這個標準答案與其他科目的標準答案,放的比較開。譬如閱讀題,只要答對了意思,基本人都會給予採納。若是答對部分,也會給予一定的分數。這樣,也就避免了有一些同學雖然答的與標準答案不一樣。但是,意思相近。或者,言之有物,也會給予一定的分數。可以說,語文給分的標準比之其他科目,還是比較松的……”
“洪老師說的很好,只是有很多同學反應。比如,對於閱讀理解,如果他們閱讀這一篇短文的理解與標準答案不一樣。那麼,高考閱卷會如何處理呢?”
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這個答案。畢竟,判定一句話的理解,或是一篇文的理解,哪有什麼標準答案。而且,一千個人都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別人理解到另一方面,也很正常。
“這個問題,我們不妨來採訪一下,同樣是剛剛參加高考的陳佳一同學。”
“您好,我該是稱您陳大呢,還是該稱您陳同學?”
做為網路知名作者,陳佳一的人氣向來很高。而且,經過湖南衛士與多位大家同堂演話武俠之後,更將陳佳一的聲望推向了高cháo。特別是誅仙一書,該書一改飄渺之旅的痞/子氣味。雖然主人公現在已經入了魔道,但偶爾流lù的正義,彷彿又回到了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