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3/4 頁)
西夏的李元昊開戰,這麼重大的軍事行動,勝敗舉足輕重,事關大宋的興衰,可是居然做不到政令和一,連這些後勤人員的給養都達不到統籌通支,這樣僵硬死板又不切實際的軍需供應制度,真不知道那些高高在上的統治者們都是些什麼腦子!
這時他也知道自己能給這些官兵送糧上門意味著什麼了,心中的信心也就更足了,一看這些人又重新喊了起來,於是就衝著大家連連揮手,待稍微靜下來之後,嶽明高聲說道:“剛才看各位分糧心切,所以我那句話還沒有說完,如今大家問到了,我就接著向各位表達我的謝意!”他話風一轉,從剛才的“替江寧府尹王拱臣王大人向各位致歉”變成了“向各位表達我的謝意”了。
剛才嶽明就是語出驚人,再加上胡都尉在下面多方面的配合,一時間大家又都安靜了下來,都在眼巴巴地望著這個極為年輕、行事又極為讓人欽佩的讀書人。
嶽明朗聲說道:“我大宋眼下的太平盛世,百姓的安居樂業靠的是什麼,靠的是那些在前方捨生忘死、衝鋒陷陣、不畏強虜的將士們!可是大家都知道,如今朝廷在西北的戰事,打得可不光是前方將士的勇猛,同時打得還是糧餉、是軍需啊!自古以來,沒有後方的軍需糧餉做堅強的後盾,哪有那些光照千秋的大勝仗?——所以,我大宋每一次的勝仗裡面,都有你們各位一半的軍功在裡面啊!”
這番話太有煽情的效果了,這本來就是個文尊武卑的年代,平日裡誰會拿正眼去瞅一下這些大兵們,況且這些人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還根本稱不上是朝廷的正規軍,充其量也就是個名副其實的“工程兵”,和朝廷堂堂的禁軍有著天壤之別,如今這個嶽公子竟然將他們的所作所為和大宋的太平盛世、百姓的安居樂業聯絡了起來。
他們既感動又有些從未有過的自豪,眼睛都有些溼潤,就連當初嶽明讓他稍微配合一下的胡都尉聽得也為之動容。到了現在,一直跟隨嶽明前後的陸司參可謂佩服的稀里嘩啦,心中是既欽佩又羨慕,多少還帶了一點兒酸溜溜的嫉妒。
嶽明一看這火候差不多了,就一臉嚴肅地說道:“眼下要想盡快疏通這一段的河道,那非得徵調幾千民夫不可,可是今年的勞役早已徵過,短時間內也無法湊齊這麼多人!可是各位又有軍令在身,經不起長時間的耽誤,儘管我能給各位送來糧食,可是這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啊!——想到這些,我實在是感到心裡有愧。疏通不了河道,不能讓各位順利北上,我真是難以回去向府尹大人交差啊!”說完就是一陣唉聲嘆氣。
這時不知有誰在人群中喊了一嗓子:“弟兄們,嶽公子深明大義,為了不讓我們餓肚子,他不辭辛苦地跑前跑後,人家如此體恤我們,我們就應該領情啊!”
“對,不能讓嶽公子為難,這河道我們就去修!”又有一個人喊道。
這時胡都尉來到眾人面前,大聲喊道:“士為知己者死!嶽公子不過是府尹大人請去幫忙的一個讀書人,連他都這樣處處為我們著想,那我們還等什麼?弟兄們,咱們都是有軍命在身的人,如果真是延誤了前方的糧餉,那我們也吃罪不起啊!”
胡都尉話音剛落,就有許多官兵大喊道:“我們不能讓嶽公子為難,這河道咱們修了!”
嶽明一看這胡都尉煽情的功夫不亞於自己啊,居然還說什麼士為知己者死,一看這些官兵已經答應了下河去疏通河道,心裡也是一陣感動,稍微平靜了一下,就換了一副笑呵呵的面容接著道:“各位的盛情真讓我嶽明感動,也不知如何回報各位!——如今年關將近,我們這些當兵的雖然不能回家和家人團聚,可是在軍營裡也得有個過年的氣氛啊!像耍耍錢、喝喝酒,沒事的時候到附近的熱鬧地方溜達溜達,那也是要的;為了能讓弟兄們過一個好年,我和你們的胡都尉、還有我身旁這位知府衙門的陸司參,一起將那些商船上管事的請到了知府衙門。——也虧是這些商人們都是明事理的好人,當場就答應出錢老犒勞大家,我現在就告訴各位,從明天起凡是參加疏通河道、修繕渡口計程車兵,每人每天半貫錢,一日三餐頓頓有肉!”
這真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啊,嶽明一看就連剛才還有些不情願的人,此時都開始歡呼雀躍起來,於是用手虛按了兩下,補充道:“如果這河道能在三天之內疏通,等你們的押糧船走的時候,每人還有一貫錢相送;另外陸司參還從金陵和鎮江兩地請來了二十名上好的郎中,那些因工受傷、凍傷的,都會收到最好的治療!”
上一節 目錄 下一節
《大宋異姓王爺》 第28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