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第3/4 頁)
基喝口茶,潤了潤嗓子,然後繼續說道:“你也許不知道,昨天晚上,我在楚思南同志的牢房裡看到了誰。”
“誰?”布柳赫爾方寸大亂,他直覺的意識到情況不妙了。
“我看到了雅基爾和普特納,當然,還有你最信任的科涅夫同志,”圖哈切夫斯基嘆口氣說道,“你知道嗎,他們對你這段時間以來的做法,也是相當不滿的。”
“什麼?!”布柳赫爾直勾勾的看著對面的老朋友,同時也是老對手,他幾乎不敢相信對方所說的這些話是真的。
“瓦西里,”圖哈切夫斯基長嘆一聲,然後說道,“這段時間你太勞累了,工作上犯一些錯誤是可以理解的,依我看,你還是退下來休息一段時間吧。”
“這是你們昨天晚上商量好的決定嗎?”布柳赫爾畢竟是經過大風大浪的人了,他冷靜下來,淡然一笑說道。“就算是吧,”圖哈切夫斯基說道,“不過也是今天的會議上所要商討的一個問題。如果你同意的話,我就不把這件事情拿到會議上去表決了,你……你也就不必參加今天的會議了。”
“恐怕是以後的會議都不要參加了吧?”布柳赫爾從座位上站起來,看似不經意的伸手撫了撫自己座位的椅背,同時笑道。
圖哈切夫斯基也不說話,就那麼靜靜的看著他。
“好吧,我同意,”少頃之後,布柳赫爾說道,“米哈伊爾,你贏啦,現在我退出了。”
第一章 蘇米研究所
一九四二年的四月對於莫斯科來說,註定是晴朗的月份,這份晴朗不僅僅體現在明媚的陽光以及和煦的春風上,還體現在人們的臉上以及目光中。
多年來死氣沉沉的克里姆林宮,終於在人們期待的目光中,重新煥發出勃勃的生機,一個令所有蘇聯人為之敬仰的名字,頻頻在《真理報》上出現,而他所頒佈的一系列條令、政策,則給無數人帶來了新的希望,而這個名字,就是圖哈切夫斯基。
在抹掉了布柳赫爾這個唯一的絆腳石之後,圖哈切夫斯基幾乎是急不可耐的展開了對克里姆林宮乃至整個蘇聯的整頓。他的整頓涉及到了整個社會階層的方方面面,從軍隊到集體化農莊;從最高蘇維埃中央委員會到各級地方蘇維埃政府;從遙遠的遠東地區到仍舊處在德國人控制下烏克蘭、白俄羅斯等等等等。
在圖哈切夫斯基的大規模整頓中,楚思南深切的感受到了一點,那就是包容。
儘管布柳赫爾被免除了在最高統帥部的主要職務,但是他並沒有被直接踢出克里姆林宮,作為國防部的只要領導,布柳赫爾仍舊是軍方的一名要員,在這一點上,圖哈切夫斯基還是留了情面,他終究不是一個鐵石心腸的人。
既然布柳赫爾都沒有被徹底罷免,那麼曾經和他“同流合汙”的那些人,自然更加不會受到牽累,而這其中自然也就包括了楚思南。
在布柳赫爾下去之後。楚思南就被釋放了,他重新恢復了自己的職務,而作為他的妻子,吉爾尼洛娃自然也回到自己地崗位上。不僅如此,好色而倒黴的克留奇科夫也恢復了職務。
在圖哈切夫斯基力主實施的整頓中,楚思南絕不僅僅是一個旁觀者,他還是一個主要的參與者。作為最高統帥部的主要代表之一,楚思南是非常支援圖哈切夫斯基的整頓提議的,在一系列整頓的方案中,楚思南本人也為圖哈切夫斯基提供了不少的建議。
例如。為了恢復和發展戰時後方農業生產,楚思南提出了集體農莊農戶積極性提高的問題。按照他地提議。克里姆林宮頒佈實施了《戰時農業復興若干舉措條令》,按照這些條令。全國各地的集體農莊一律開始頒發糧食補償金。
按照斯大林時期地農業政策,蘇聯各地的集體農莊基本上就是城市重工業地附屬品,集體農莊中生產出來的糧食,不僅要有一大部分義務上繳給國家,而且剩餘的那一部分,即便是出售也價格低廉。正如米高揚在面對圖哈切夫斯基質詢時所說的,各地的集體農莊基本上都是在虧損。而農戶們長期以來都是在遭受剝削。他們出售的穀物價格,只相當於成本的百分之十,而肉類則更低,只相當於成本地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七。在這種情況下,農民何來生產積極性?
除了這個問題之外,各地的集體農莊還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農莊中行政管理人員的編制龐大,非生產人員過多,說白了。就是吃飯得多幹活的少。
同時,由於戰爭的原因,大量地農業土地被德國人佔據、大批的精壯勞力被送上了戰場,這也是造成農業生產水平急速下滑的重要原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