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2/4 頁)
然不乏從正規軍事院校畢業出來的軍官,但大多數人對於歷史尤其是奧斯曼帝國的歷史知之甚少,至於這地中海的風向,赫森那組人倒是懂一些,卻沒想到還可以這樣進行分析。 “圈定可能的沉船範圍之後,我們可以將它劃分為若干個目標點,一個一個展開搜尋!不過如果要將它們全部搜尋一遍,恐怕會是個耗時巨大的工程!” 該說的都說完了,奧托將最終的決定權又交回給了大家。 眾人原本為這個具有一定可行性的計劃而感到信心大增,但一聽到“耗時巨大”,心裡便又忐忑起來。一個月、兩個月?還是一年、兩年? 很快,大家又都將目光集中到了張海諾這裡。從之前經歷的那些大事件來看,毫無疑問,這個團隊中唯一能夠做到“未卜先知”的,非他莫屬了。 “以德國目前的局勢,u21和u148最近兩年是沒辦法回去了!油料和物資的話,如果只是在克里特島附近活動,呆半年不是問題!我最擔心的是大家計程車氣,如果長期在海上活動又沒有收穫的話,對士氣的影響不容忽略!” 張海諾看看眾人,邊想邊說道: “如果我們真的選擇這個方案,就應該和艇員們說清楚,讓他們做好一個長期在這裡進行打撈的心理準備!為了安全起見,這段時間我們還不能派人回德國!” “大家還有其他意見嗎?” 見大家都不說話了,赫森照例來了這麼一句結尾,“如果沒有的話,那我們就按照海諾上尉的意思辦吧!” 論資歷,赫森在這裡是絕對的第一人,但要說“審時度勢”的話,張海諾的影響力貫穿整個計劃,赫森這話看似平淡,卻從側面反應出這些軍官在誰是領導這一問題上的共同認知。( )
第20章 難以逾越的障礙
在宣佈下一階段克里特尋寶計劃之後,張海諾和赫森分別對自己的艇員進行了動員,隨後進行了他們來到愛琴海之後的第一次“分紅”: 普通艇員每人獲得價值5ooo土耳其鎊的金幣和2ooo鎊的銀幣,各級士官每人獲得約55oo鎊的金幣和25oo鎊的銀幣,尉官則每人獲得大約6ooo鎊的金幣和3ooo鎊的銀幣。 金和銀,這是人們最熟悉的兩種代表財富的貴金屬,俗話說有錢在手心裡不慌,這一個個用從安塔利亞港買來的布料並經由艾爾加婆娘之手縫製出來的袋子雖只比成年人的拳頭略大一點,可裡面沉甸甸的份量卻讓大家感到非常的實在。 同時,為了防止艇上出現一些破壞團結的不良事件,張海諾和赫森聯合布了兩條新的規定:其一,艇員之間可以在牌局上押錢,但每局不得過1o土耳其鎊;其二,一旦現偷竊行為,第一次將沒收偷竊一半的財富,第二次將剝奪其今後分紅的權力。 在一切準備妥當之後,西蒙、布拉茨、艾爾加一家以及小嚮導阿爾薩蘭乘快號前往安踏利亞港購進下一批物資,而兩艘潛艇則啟程前往克里特島附近的目標海域。 自從下了第一批分紅之後,“有了錢該幹些什麼”成了艇員們最近的熱門話題。 有錢之後該幹些什麼,這也是張海諾一直以來都在思索的問題。要想謀取暴利,國難財是一條捷徑,但他無論如何也不會選擇這一條的,這倒不是說他有麼多的正義和“愛國”,只是他很清楚這樣的行為一旦被民眾知曉,自己的名譽將會受到多麼大的影響,以後再要想在軍界混就難了! 不國難財的話,前往美國經商是一個不錯的辦法,畢竟在這個年代,有許多後來鼎鼎有名的商業企業和商業名人還處於默默無聞的狀態,可口可樂現在的影響力還只限於美國的部分地區,而百事可樂則要到1年後才會誕生,肯德基、麥當勞這些後來影響力遍及全球的品牌則還要等上幾十年才會出現,此外還有一些極有潛力的品牌產品沒有被研出來,像尼龍、太陽鏡和吉普車等等。 在商業上,預知便意味著大筆的機會和財富。出於自己的經濟學本行,張海諾還清楚的知道2年之後也就是192o年,美國將爆戰後的第一次經濟危機,在這過後的9年時間裡,美國經濟將在股票、債券等“經濟泡沫”的影響下迅增長,當時創造了資本主義經濟史上的奇蹟,那被稱為“投機的時代”。1929年,另一場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會將整個金融市場席捲一空,股價、房價暴跌,但這也是另一些投機大其財的機會! 每當腦袋中浮現出這些資料的時候,張海諾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帶著安娜一起到美國去過富足而平靜的生活,但這個美好而單純的想法卻敵不過他內心深處的那個最大目標——二戰! 這段時間,張海諾一直在考慮如何返回德國——直接回海軍部報到暫時是不現實的,那次“狼群試驗”已經讓他深刻體會到了那些海軍大員們保守而刻板的思想,現在帶著兩艘潛艇回去非但不會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