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部分(第3/4 頁)
伴們出了一口惡氣。
德國空軍的出色表現讓坐鎮“俾斯麥”號地張海諾可以悠然自若的指揮自己的艦隊沿著法國海岸線進行機動,那些能夠越過德國空軍阻截線的英國轟炸機基本上都是以散兵遊勇的方式逼近德國艦隊,沒有良好地戰術配合。它們壓根不能對阻止嚴密的德國艦隊形成有效威脅過4o門1o5毫米重型高炮精準而猛烈的炮火在艦隊上空構築了一道遠端防禦網,上百門37毫米高炮足以對2ooo至4ooo米處的敵方飛機形成致命打擊,而多入牛毛的小口徑機關炮這一次幾乎沒有得到表現的機會……
“距離瑟堡還有3o海里路程,將軍!”
航海官前來報告之時,英軍的第4波空襲機群剛剛拖著殘破不堪的軀體離去。海浪之間隱約可見跳傘飛行員的白色降落傘,他們有地是噴火或颶風式戰鬥機飛行員,有的來自於箭魚、布倫海姆或波弗特式岸基魚雷轟炸機機組,當然還有一些是勇敢的德國飛行員。不論屬於哪一方,張海諾都會派遣隨行地魚雷艇前去搭救。看著被擊落的敵機遠遠多於本方戰鬥機,他和手下官兵們一樣感到高興,也許還有那麼幾分復仇的快意,但最重要的是那些英國飛機沒能對艦隊中的四艘主力艦造成破壞。出航之時各艦填補飽滿的彈藥庫雖然空虛了不少,但這不還不至於對接下來的戰鬥造成影響。而在抵達佈雷斯特之後,它們就將獲得足夠的補充!
“知道了!”
張海諾平心靜氣的答了一句,瑟堡這個地名對於他本人而言並沒有任何獨特之處。但這座位於法國北部的重要港口如今是德國海軍在英吉利海峽中地重要軍港以及空軍前哨站。在德國艦隊橫穿英吉利海峽的漫長航程中,它恰好位於中間點,而它所在的半島就像是從法國大6上伸出的一塊突起物,這意味著瑟堡與英格蘭南部之間的拉芝什海峽是德國艦隊剩餘航程中距離英國最近地水域,從航海圖上看那裡也是英國飛機和艦艇截擊德國艦隊的最佳場所。不過只要提前看穿這一點並配以相應的準備,瑟堡和拉芝什海峽也可以成為德國空軍為英國海空軍部隊設計的天然伏擊圈。
經歷了連續三個波次較大規模的失敗空襲之後,英國人突然安靜下來,任憑龐大而惹眼地德國艦隊不慌不忙地離開賽納灣向瑟堡方向駛去。在瑟堡以東十餘海里處,四枚魚雷突然冒出海面,但它們沒能逃過德國水兵機敏的目光。一陣手忙腳亂地規避之後,高行駛的“俾斯麥”號順利避過那些衝著自己而來的魚雷,隨行的驅逐艦緊接著衝上去好好教訓了一頓那艘大膽的英國潛艇,雖然沒有讓它付出慘痛的代價,但至少在德國艦隊駛過這片海域之前它沒有機會冒頭並動攻擊。而以英國潛艇偏慢的航想要跟蹤高水面艦隊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英軍將領們絕不會在事情徹底塵埃落定放棄嘗試,對此不論是張海諾還是遠在柏林的德軍最高統帥部都有著相同的認識。如同“萊茵演習”最後的定案所寫:英*隊必然選擇瑟堡附近海域作為伏擊點,他們將不惜一切代價攻擊俾斯麥號等艦併力圖將其擊沉,而我們的戰鬥機要充分利用距離和時間上的優勢截擊任何來犯之敵,我們的第一目的是保衛艦隊。其次便是儘可能多的擊落英國飛機。極大的削弱保衛英國上空的航空力量,為下一次大規模轟炸英國本土的行動做好鋪墊。
上午11點3o分。張海諾和他的艦隊在瑟堡港外得到了驅逐艦Z4、Z8以及駐法國第2魚雷艇支隊的增援,前均於近期進行了旨在加強防空和反潛能力的改裝,四聯裝魚雷射管被拆去,取而代之的是多座雙聯裝37毫米炮,艦尾一門127毫米炮被拆除以容納新的深水炸彈射器,後則是德國海軍在英吉利海峽沿岸最常見的艦艇,其高雷擊能力完全可以應付一般的英國輕型艦艇。
臨近正午,海面上的風雨漸有減小之勢,這對於冒險橫穿英吉利海峽的德國艦隊並非好訊息,但“萊茵演習”的計劃指令碼中原本就考慮過霧散雨停的“極端”情況。為了應對接下來的考驗,張海諾還刻意將這天午餐時間提前了一個小時,當艦載雷達再度出敵機出現的警報時,大部分軍官和水兵已經吃好午飯並重新回到各自崗位上,輪休官兵也紛紛進入預備戰位,隨時準備登上一線戰鬥位置接替受傷。
部署在瑟堡的德軍雷達站同樣在第一時間現了來襲敵機,除了原本就在艦隊上空巡邏警戒的戰鬥機之外,整整4箇中隊的戰鬥機緊急從瑟堡周邊一處常備機場和兩座臨時機場起飛,在英國機群飛抵瑟堡近岸時,在德國艦隊上空嚴陣以待的德國戰鬥機已經達到5o餘架,不過這一次他們在絕對數量上沒能佔到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