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部分(第2/4 頁)
德國海軍官兵們頭疼不已。不過這一次,這些狡猾的英國魚雷機卻碰上了“釘子”因為萊茵演習而調往賽納灣附近戰地機場的皆是德國空軍戰鬥經驗最為豐富的精銳部隊。9架箭魚還未靠近德國艦隊,數量和效能都佔據絕對優勢的梅塞施密特戰鬥機就如同餓狼嗅到食物味道一樣撲了上去。
生在雨中的這場戰鬥從一開始就缺乏了懸念,精彩的空中追逐實質上就是單方面的屠殺,箭魚一架接著一架被擊落,趾高氣昂的Bf…1o9e卻沒有一架損失,英國飛行員們最終只投下3枚魚雷便倉惶撤退,魚雷無一不是離題萬里。
第一波空襲剛剛結束,從對岸出擊的英國艦隊也出現了,但是和以往令人驚恐的“英國艦隊”所不同的是,這次來襲的竟沒有一艘戰艦是排水量過2oo噸的,不過雖然準備同樣不夠充分,長期的訓練磨合還是讓這些英國驅逐艦和魚雷艇之間保持著良好的默契,在避過了德國戰鬥機的掃射攻擊之後,他們驚訝的從望遠鏡裡看到一個又一個龐大的艦影。上有機群護航,下有艦艇側衛,其自身火力更是強大到了非主力艦無法接應的程度,但即便如此,英國海軍官兵們還是“勇”字當先,他們手中唯一能夠對德國主力艦構成威脅的就只有魚雷而已,然而有效的魚雷攻擊也意味著必須拉近自己和對方的距離。為了達到這種目的,最典型的方式就是利用度,此時不論是老式驅逐艦還是新銳的魚雷艇都開足了馬力往前衝去,他們的戰術也一目瞭然驅逐艦居中吸引火力,魚雷艇則以兩翼迂迴的方式劍走偏鋒。
行動之前的種種心態都被撇在一旁,此時的張海諾就像是一個老到的垂釣穩坐釣魚臺,“俾斯麥”號、“沙恩霍斯特”號和“格拉夫。齊柏林”號無一不是英國海軍恨不能擊沉的目標,這便是最好的釣餌;一擊而滅英國海軍主力只存在於想象之中,能夠給英國海軍心理造成沉重心理打擊便是張海諾所期待的大魚。
眼前這區區十來艘英國艦艇加起來總噸位還不及一艘“歐根親王”號,但德國艦隊卻大有來不拒的意思,各艦紛紛壓低炮口瞄準那些在海面上疾馳的英艦,數十年來受英國海軍壓制的憋屈在這一刻有了如數討還的機會,沒有哪個德*人會拒絕這樣的時刻。
“25公里之外有大群敵機襲來!”
“俾斯麥”號的指揮室裡,參謀軍官一手拿著與雷達室相通的電話向張海諾轉達著報告。
張海諾轉過頭對另一名同樣手持話筒但聯絡物件截然不同的軍官說道:“讓空軍戰鬥機做好應戰準備,海面上的目標就由我們來處理!”
如此語言有些輕妄,但這裡大大小小的德國戰艦頃刻之間便能將數以十噸計的炮彈砸向遠處,加上德國海軍素來出色的觀瞄技術,正面交火且力量佔優,吃苦頭的註定是那些英國佬!( )
第8章 偷天陷阱(7)
在戰場上,當交戰雙方裝備技術和訓練水平較為相近時,有準備的一方往往能夠搶佔主動,而缺乏準備一方則很容易陷入被動境地,甚至於走進對方佈設的陷阱而遭受慘重的損失。
萊茵演習便是一個足以載入教科書的例子。
在戰爭的頭兩年,梅塞施密特股份公司製造的Bf…1o9戰鬥機和休潑馬林公司的噴火戰鬥機無疑是各交戰國效能最突出的主力機型。Bf…1o9名聲在前,戰爭尚未爆就已成為德國空軍的大明星,經過入侵波蘭和橫掃西歐的戰鬥更是如日中天,但在不列顛空戰中卻完敗於噴火式之手,這其中固然有先天效能的差距,但戰術影響才真正具有決定性。萊茵演習到來之時,距離不列顛空戰*落幕不過半年時間,雙方對各自主力戰鬥機的改進尚停留在細節部分,飛行員成份也沒有大的變化,但當主戰場從英格蘭南部轉移到英吉利海峽靠近法國一側的賽納灣上空時,戰損比例卻幾乎和不列顛空戰時調了個個!
在早飯之後的兩個小時裡,4個波次共計117架噴火式戰鬥機和颶風式戰鬥機掩護著本方轟炸機從朴茨茅斯、曼斯頓、諾福克等機場撲向賽納灣,前方等待他們的則是兇狠的德國戰鬥機和猛烈的艦隊防空火力。激烈的空戰中,英國戰鬥機飛行員們和自己的老對手纏鬥在了一起,這一次德國戰鬥機的絕對數量仍然佔據優勢,而且沒有了為轟炸機護航的擔子,在戰術選擇上也更加靈活多變,及時有效的無線電聯絡還讓他們得以與海面上的德國艦隊密切協作,幾場戰鬥下來便以15架Bf…1o9的代價擊落了14架噴火、9架颶風以及架箭魚、11架布倫海姆和8架波弗特,創造了不列顛空戰中不曾有過的好成績,也為那些在英國上空失意的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