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3/4 頁)
他驀地轉身,背對著她,沉聲啟口:“當年,朕力挑眾議,堅持納她為妃。雖非皇后之位,不過那時後宮尚虛,只有十數名秀女,她便也沒有激烈抗議。”
路映夕不吭聲,安靜聆聽。可以猜想,當時的姚賢妃,定是心懷憧憬,期盼著皇帝最後會將后冠戴在她頭上。只可惜,朝堂壓力遠遠超出一介江湖女子的想象,那時候皇帝所承受的非議彈劾,並非姚賢妃能夠理解。
“朕可以做到的僅是懸著後位,但四妃之位,必要充實。那時朕的基業未穩,不能盲目妥協遷讓。”皇帝語聲透疲,輕咳一聲,恢復淡漠口吻,継續道,“後來林德妃入宮,懷上龍種。宮中眾人議紛紛,都在猜測朕會否立林德妃為後。凌兒生了恐慌,找朕對質,一定要朕許下諾言,絕不能封后。”
停頓片刻,他緩緩轉過身來,道:“塵世浮華如往昔;莫再提。”
“嗯。”路映夕輕輕應聲,“塵世浮華如往昔,拈花一笑暫別離。”
似乎每個人都有過往,師父,皇帝,姚賢妃,甚至連範統都可能有不一般的過去。
當年林德妃懷著帝姬,臨盆之前受了傷,因此難產而逝。這件事,想必與姚賢妃有關吧?是否姚賢妃自責愧疚於心,才自毀容貎,以抵罪孽?實難揣測了,也許有一天皇帝會告訴她,但看來並不會是今日。
“據朕所知,皇后自幼便熟讀兵書,深諳兵法。”皇帝轉了話鋒,凝眸看她,徐徐道“而且,對各國地形皆有研究,堪稱瞭如指掌。”
“皇上謬讚了,臣妾不過是閒暇時隨手翻閱過一些兵書罷了。”路映夕淺淡彎唇,明眸閃亮。他想要她幫他?
“朕想聽聽皇后的見解。沛關一帶,山峰多而險峻,且荗林百里,敵軍易設陷阱,我軍若要硬攻,怕是會損兵折將。”皇帝盯牢她,大有考她之態。
路映夕自若一笑,回道:“素聞我朝鎮國大將軍司徒拓驍勇善戰,臣妾相信司徒將軍久娙沙場,定能想出應對之策。”
“如此說來,皇后是吝於指教了。”皇帝長眉斜挑,慵懶地睨著她。
路映夕微欠身,恭順道:“指教一詞,臣妾愧不敢當。臣妾從未上過戰場,不敢胡亂紙上談兵。”
“若有機會,皇后可有興趣親身前往,一睹烽火?”皇帝也不逼迫,轉而閒散問道。
“臣妾身在宮闈,想來是無緣目睹了。”路映夕淡笑答道。其實對於攻破沛關,她心中有計,但卻不能與他探討。他也應該知,她樂見皇朝與龍朝兩敗俱傷。
“那也未必。”皇帝深望她.眸光熾熱得奇特,“或許未來有一日,你與朕都有機會置身戰場。”
路夕但笑不語。是,確實有這樣的可能。不過,到那時,她與他不會是夫妻並肩,而是敵我爭鬥。
“映夕,在那之前,朕想告訴你一句。”皇帝眸中的光亮漸漸變得溫存柔和,話語低沉,“現下,你面對朕的時候,若不想笑便可以不笑。朕不會禁錮你悲喜的自由,你也無需敷衍朕。”
“是。”路映夕依然面帶笑容,溫順應話。伴君如伴虎,她怎能輕忽放鬆,隨心而喜而怒?
皇帝淡淡搖頭,無奈嘆道:“你始終不相信朕。即使片刻的信任,都不敢嘗試。”
路映夕舉眸望他,並未作聲。她不是不敢,是不能。
皇帝亦沉默下來,無言對視。他貴為一國帝王,腳踏萬疆,睥睨天下。但是,卻也有得不到的東西。是否越得不到,便越想得到?
……………………
是夜,晚膳過後,路映夕於前庭的亭臺中乘涼。
初秋的夜風悶熱得有些反常,吹拂在亭畔的碧湖中,竟難見漣漪波瀾。
路映夕眺望前方盞盞宮燈,華麗的琉璃殿簷閃耀點點輝澤,猶如夜空之星。
她轉眸往齋宮方向望去,定住目光,久久未移。記得上一次,她拜訪姚賢妃,之後姚賢妃便自焚茶室。而這一次,會安寧無事嗎?
腦中才閃過此念,就見宮婢匆匆跑來,倉惶行禮:“皇后娘娘鳳安!”
路映夕暗歎一聲,問道:“何事驚慌?”
宮婢跪在涼亭石階下,急忙稟道:“回娘娘,皇上傷口惡化,請娘娘速回寢宮!”
路映夕一驚,心下十分訝異。不及多問,她即刻舉步返回寢宮。
寢房大門緊閉,兩名內監臉色焦慮地守在外面。路映夕詢問過具體情況後,沒有推門進入,靜候在外。恐怕不是傷口惡化這般簡單,只不知方才發生了什麼事,令皇帝震怒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