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問鼎三策(第2/2 頁)
博如坐針氈,過了一會,似乎想通了什麼,他的眉心漸漸鬆緩開來。
他端起桌上的酒杯,把碧綠酒漿一口飲下,閉目長長吐了一口氣,站起身來,慎重一禮:“博,拜見東翁。”
他還只是叫東家,表示了依附的意思,卻沒叫主公。
顯然還保留著最後一分自矜,就算是心裡滿意了,也要端起身份來。
對林安博的心裡的一些小九九,蕭南清楚得很,也不以為意,只要開啟心防,全心歸附也只是時間問題。
他哈哈笑道:“不用多禮,如今的形勢看起來是不錯,危機卻迫在眉睫,不知弘文兄有何教我。”
對這個時代的一些事情,說實在的,蕭南算不得太清楚。
他的身份問題,也註定拉攏不到什麼人才。
想要另起爐灶,單單憑藉著強大武力,最多也只算是一介盜匪。
沒有朝廷任命,憑什麼招攬別人?
就算是聚眾一方,也只算是個盜匪而已。
不廣納賢才,拿什麼來成事。
他問計林安博的意思,也就是這個原因了。
古時真正的讀書人,跟後世並不一樣。
他們涉獵甚廣,整天思索的除了詩詞文章之外,動不動就會立下濟世安民,匡扶天子的大志,自然也有這方面的本事。
這是社會風氣決定的。
“東翁想要成事,必須先做到三點。”
林安博一旦下了決定,倒也爽快,眼中精光灼灼,氣宇自生。
蕭南揮了揮手,讓小慧帶著林朝英小丫頭出去玩,神情也慎重了一些,問道:“哪三點?”
“第一,就是揚名。雖然是虛名,但在如今的這種情況之下,實在是最重要的一步。
嶽元帥為何屢戰屢勝,一呼百應?無他,名氣夠大而已。無論大江南北,一聽到岳飛之名,所有人都會贊上一聲忠義無雙。與這比起來,其英勇善戰的名頭反倒是並不重要了。
如果一以繼往,能打敗金國收復河山的,實非他莫屬。”
“對,的確是如此。”蕭南細細一想,還真沒說錯。
名聲這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卻十分重要。
岳家軍中,真正的精銳本部兵馬,名義上號稱三萬,其實並沒有這麼多。
岳家本部背嵬軍主力,只有步兵萬五,騎兵兩千這麼一點。
在連番戰爭損耗之後,這個數字還在不斷下降。
就憑這麼一點人,想要營造出一種席捲天下的大勢,岳飛靠什麼?
據蕭南觀察,
除了這批少量精兵敢戰敢死,岳家軍中大多數的兵馬其實是南宋朝廷派過來的,當然還有各處義軍隨行。
軍隊走到哪裡,就有大量的百姓民團自帶馬匹乾糧隨軍作戰。
隊伍是越打越多,人數象滾雪球一般壯大。
隨著戰局推進,天下各處,更有聞風而來的高人志士協同抗金。
這些人並不是因為信任朝廷,而是信任岳飛本人。
他那精忠報國的標籤,幾乎人盡皆知。
這年頭的百姓很好糊弄。
但這是有前提的。
若是岳飛扯旗造反,就跟他本人的人設不相符合,精忠報國也說不起來了。
到那時,支援他的民團義軍肯定會流雲星散。
麾下的朝廷兵馬,更是會反戈相向。
能有萬八千人跟著他一條路走到黑,就算他這些年的苦心沒有白費。
“因此,不但要揚名,還要楊忠義之名。楊將軍先前傳出的三進三出、追殺金兀朮的名氣,那是勇名。雖然也算是不錯,但卻不夠。”
林安博鏗鏘說道,目若朗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