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第3/4 頁)
好?”
“謝皇上垂問,一切都好。”
“朕有件事,要跟十六叔商量一下……”乾隆搓搓手,踱到允祿身邊,先誇讚了一回允祿,“十六叔精數學通樂律,承聖祖指授,與修數理精蘊,性情忠厚,先帝在時也極倚重,更兼宗室長輩——”
允祿越聽乾隆誇他,越覺得事情要壞,皇帝怎麼會隨便夸人?一定沒好事,果然——“這些天來朕琢磨著,皇子整日拘於上書房,不知庶務,長此以往保不齊要出個‘何不食肉糜’了。所以朕想讓十六叔多與永璂親近一下,如何?也沒別的意思,朕只是想讓永璂多懂一點兒東西,光這麼讀書,人都讀傻了,那孩子還問朕,兩文錢一個包子,那一個金瓜子兒能換多少個包子……”
允祿其實很羨慕永璂的生活,多太平,多好啊,平平安安地就能混到開府建衙的年紀,出宮去過自己的小日子,就算是天天劃拉著自己能買多少個包子,那也比在宮裡自在啊。想當年,聖祖朝的上書房,那是個殺人不見血的地方,現在乾隆家的上書房,想湊齊人手打群架都是個不能完成的任務——大阿哥的兩個兒子以及八阿哥眼瞅著到了成婚領差使的年紀,都不用在上書房混了,上書房裡再過一年,頂多就剩下兩個皇子了,真是清閒的地方啊。
“皇上,奴才通曉的都是些末技,聖賢之書才是正道。上書房讀書,好比打基礎,總要知道完了道理才好做事,若因一事而不重學,那是矯枉過正。皇上想阿哥們知道些世故,也不用太改動規矩的……”
乾隆道:“十六叔說的朕何嘗不知?只是想起朕的兒子如果不走一遭居然不知人間疾苦,不免心驚。十六叔只與永璂分說世情就是了。”
允祿不敢再推辭,只能硬著頭皮接下了差使,對乾隆的旨意大為不解,不知道這分說世情,指的是哪般。只能採取中庸的辦法,只管對永璂就承德所遇的事情,展開一點講解。
乾隆的意思,是讓永璂多接觸一下皇宮以外的世界、省得容易被人矇蔽了,永璂雖然聰敏,但似乎被養得太好了、經的見的太少了,偶遇一事就放心不下,嗯,不能在宮裡圈養著了,‘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對於男子漢的成長來說,絕非好事。乾隆打算讓永璂以未來多接觸一下外界,允祿說得也對,皇子不可以不讀書,但是書是個怎麼讀法,這其中就有深意了。
乾隆有意培養永璂,就想往某一條路上引導,先是允祿介紹一點兒世情,允祿開府已久,經歷三朝,見識應該不淺,更兼是宗室長輩,不像臣子那樣因為顧忌太多而不敢說話,即使有所避諱,也比臣下能夠告訴永璂更多的事情。由允祿開個頭,然後讓永璂多與真正的棟樑大臣接觸、一步一步地接手辦差,慢慢的感受其中的奧妙。
靜思一下先帝,辦差是從戶部等地方開始的,乾隆自己也是很早就幫忙處理政務,才逐漸通曉各處關節的。不免深悔在永琪事件上的失誤,整日裡樂得看到永琪讀書習武,得意於兒子‘文武雙全’,卻忘了教他分辨事理,才使永琪思慮不周,過份看重內闈自毀前程。文武雙全頂個屁用?不管是誰,總要先做人,再做事。做人的道理都不懂了,其他的知識懂得再多又能如何?
有句話是怎麼說的?“文足以飾非,智足以掩過”[1],做錯了事,還偏能強辭奪理,顛倒黑白。心不正了,再多的本事,也只是助紂為虐,讓他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腦袋靈活是件好事,但是一手按著親爹的腦袋,一手往上頭戴綠帽子,還能找出理由來,這就不美好了。
痛定思痛,乾隆堅定了要親自把永璂打造成心目中合格繼承人的想法。怎麼著也要試一下,如果這回還不行,乾隆就直接認命了。剩下的兒子,要麼年紀已長,都已定型了,要麼是比永璂更難改造,最小的十五阿哥,乾隆下意識地排除了他。
————————————————————————————————
永璂到慈寧宮請安時,鍾茗正在與老佛爺說話:“皇額娘,紫薇的孝期已滿了,該備嫁了,再拖下去,可真就晚了。”
老佛爺掐指一算:“紫薇今年有二十(虛歲)了吧?”
“正是,所以在承德時就讓她除服了,女孩兒的年紀耽誤不得,再等下去,年紀相配的都該婚配過了,挑不到合適的人了。”
老佛爺道:“也是,晴兒大婚的日子似乎訂在正月?過後就準備紫薇的事情吧,如今最可擔心的,卻是要選個什麼樣的額駙!”
這倒是了,高不成低不就,正是紫薇的現狀。鍾茗道:“滿蒙八旗裡,世家,似不大妥,低一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