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第2/4 頁)
皇子了。也就是當年令妃那樣的,仗著受寵,又有當皇子伴讀的親戚,才能與五阿哥合成一路。
舒貴妃與慶妃的心思現在分成兩半兒,一半兒是把半路領回來的閨女養熟了,另一半兒是琢磨著怎麼生個屬於自己的阿哥。格外賣力討好,慈寧宮與坤寧宮的請安禮數週全,把七格格與九格格養得白白胖胖,比親孃想得還周到。老佛爺與乾隆是樂意看到這樣的情形的,這兩位的心情直接體現在了賞賜上。
鍾茗冷眼看著宮裡形勢,知道兩妃有些著急了,明年又是大選年了,雖然以兩妃如今的位份,新人很難對她們構成嚴重威脅,到底是又多了一批來分皇帝用的女人,人家比她們年輕、身體好,懷孕的可能性更大些,當然要抓緊時間。鍾茗也不點破,只管做她自己份內的事情。
永璂接觸俗務的計劃沒有操作成功,因為乾隆另有安排。自從永璂在避暑山莊的時候逛了一回街,回來就生出許多問題,從為什麼有人會乞討到百姓吃不上飯要怎麼辦再到什麼時候大家都能飽暖,從官員不稱職到為什麼不派稱職的人去,從兩文錢能買一個包子到自己的碗碟能換多少包子養活多少個人,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師傅在他眼裡是不敢說話的呆子,問題只能堆到乾隆跟前。乾隆幾乎要被問得老羞成怒了,畢竟永璂的問題都是直指他的統治失誤。最可悲的是,正要發火,正對上一雙渴望知識的大眼睛,一副‘我很信任你,你一定會教給我辦法的對不對?’的眼神,乾隆又啞了火,他早些時候打一主意,先教導一下永璂,看看深淺。此時只能耐心地講解,別的都好說,有災賑災,天災難免,只要咱們用心去治理還是沒問題的。錢的事兒,乾隆自己到現在也不甚清楚了,不過官員的選派是他的長項。
就有如下對話——
“當然要選賢能。”
“什麼樣是賢能?”
“會辦事的。”
“可是承德那裡的官員就沒辦好事,他們就不是賢能了吧?”
“對。”
“那當時是怎麼選的?難道選官的標準當時不是選賢能而是選不賢能?”
“……”靜默一下,開始講吏部選官授官、考核的流程,然後說明‘樹大有枯枝’,所以咱們還有御史。
“御史是幹什麼的?為什麼之前沒有發現?三年一考核,怎麼也考不出來?皇阿瑪到上書房考我們的功課,怎麼就能考出對錯來?嗯,是他們比皇阿瑪笨!”
即使這是在誇他,乾隆也沒覺得高興。“……”問題一個比一個尖銳了,乾隆低下頭,看著沒他肩膀高的永璂,永璂還在那兒等答案,一面等一面自己分析,“跟上書房師傅一樣,都不幹正事兒,光說些沒用的,浪費俸祿,”想起被關到上書房裡聽師傅唸經的悲慘經歷,“空耗時間,聽他們整日唸經,還不如出去走一趟知道得多。太祖太宗也沒讀多少書,崇禎讀書倒是勤快……”
“……”乾隆初時很想發火,然而童言無忌,生氣都氣不起來了。聽到後來,臉色嚴肅了起來,乾隆最欣賞的皇帝是誰,這個答應未必清楚,然而他一力模仿的一個人一定是康熙。康熙是個文武雙全、文理科全面發展的人,乾隆極為羨慕,所以也一力推崇康熙的諸多做法,忽地聽永璂這麼‘無忌’地一說,似乎也有道理,怎麼越到後來,讀書越多的皇帝反倒越昏庸了呢?
乾隆匆匆打發掉永璂:“你還小,說了你也不明白……”完了,他要再問為什麼‘年紀小就聽不明白’怎麼辦?只好發火攆人了。
永璂這回倒理解:“就像跟妹妹講《詩》她一句也聽不懂一樣?”
乾隆抹了一把汗:“皇阿瑪慢慢教你,你就懂了,好了,朕閒下來就重新訂一下上房書的規矩,你現在去給你皇瑪嬤、皇額娘請安去吧。”
永璂告退之後,乾隆細細一想,上書房教授的內容果然是文不對題,怨不得孩子都教笨了。轉臉就召來了莊親王允祿,允祿接到聖旨的時候心裡咯噔一聲,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揣摩著乾隆這回是不是要問永琪的事情了。當皇帝的人,心思總是難猜的,當年聖祖也曾兩立太子,誰知道現在這個侄子皇帝心裡在想些什麼。允祿打定主意,乾隆問一句,他答一句,不加任何評判。
心裡七上八下,臉上還要裝得平和。進了養心殿,意外地發現侄子皇帝一臉急切地等著他,臉上帶笑,笑得不同尋常,似乎有一點點討好的意思?允祿心裡更加發毛了,皇帝現在對你笑,搞不好下一刻就要讓你為他肝腦塗地了。
“十六叔,朕此次離京,十六叔辛苦了。身體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