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一了。就算蒙古讓著滿洲,不用全力。八旗真的就再難挑出一個能看的人了?
八旗再蠢,此時還不至於讓個養在王府,沒事兒跑去跟歌女山盟海誓的傢伙爭了先吧?
著手選額駙
八旗再蠢,此時還不至於讓個養在王府,沒事兒跑去跟歌女山盟海誓的傢伙爭了先吧?
鍾茗分明看到老佛爺不高興地皺了皺眉頭,忽地悟了!這不是費厄沷賴啊!這是走秀啊,還是政治秀!
還是那句話,八旗再蠢,到底還是正規軍,現在還沒有爛透,斷不可能先冒頭出尖兒的都是權貴!分明是有規則的!就像是剪綵,要站正中的、地位最高的先下剪子才行。那位貝勒爺真是腦子進水了,哪怕你是貝勒,也沒這樣出頭的道理,皇帝的兒子還在一旁呢,等讓他們裡至少有一個出了風頭,你才能爭先好不好?木蘭之圍,本就是旁人把鹿等獵物趕到一起,然後才讓這些人射殺的,否則,沒有設圍的幫手,這些長在深宮高院裡的人能不能自己找到一頭鹿還是個問題呢!
[沒規沒矩的東西!]鍾茗幾乎能猜到老佛爺心中所想了。老佛爺當然更希望自己的孫子出風頭得誇獎,自家孩子好了,才有閒心說說某某家的姑娘漂亮、某某家的小子聰明。可一旦有人搶了自家孩子的風頭,老佛爺心裡不高興了。
至於乾隆,或許會為八旗子弟裡尚有勇武者感到欣慰而暫時忽略皓禎的無禮,只是不知道落在有心人眼裡,對這位一心向前、不懂半點人情的傢伙是個什麼評價了。
————————————————————————————————
行圍回營,永璂就迫不及待地跑到他皇阿瑪還有他哥哥們那裡問信兒。
“給皇阿瑪請安,給諸位哥哥請安,”永璂馬馬虎虎地行了個不標準的禮就起身道,“皇阿瑪,兒子在老佛爺那裡聽說了,說您親手獵到了第一頭鹿是嗎?是嗎?”一個勁兒地問,一扭頭,看到旁邊抬著的鹿,“好大啊!我什麼時候也能獵鹿啊!”
看到永璂如此“上進”又等於是誇了他,乾隆面上光彩心裡也高興,兼之親手獵到了第一頭鹿,低頭看看自己兒子崇拜的目光,龍心大悅:“吩咐御膳房,把鹿肉做了,賞十二阿哥一條鹿腿!鹿尾和鹿角收拾了,都賞十二阿哥了!剩下的鹿肉分給老佛爺、皇后、各阿哥、格格,讓快馬送幾條燻好了的鹿肉送到宮裡賞給和敬、純妃、令妃,”又轉臉,“你們也都獵了不少東西,今兒晚上就吃獵到的東西!都收拾好了,配上菜!”
“嗻。”
獨永璂得的那一份比別人的要多,不免有人私下眉眼交流一番。
晚宴的肉類有不少是今天的斬獲,大家吃著自己獵到的東西,別有一番滋味。
吃著自己獵到的東西,不免就說到今日獵場上的情形來了。蒙古王爺就誇皇帝實在是英武,皇帝回說蒙古勇士不凡。幾碗酒下肚,氣氛熱烈了起來,在座的人的感情彷彿也親厚了起來,互相吹捧的就不限於皇帝和王爺、臺吉們了。
便有人說起今天表現出色的禎貝勒了:“真是少年英雄。”“虎父無犬子。”等等言語,誇得位次並不靠前的皓禎面露得色又極力遮掩,連連謙遜。站得高就看得遠,座得高,看底下也同樣看得清楚。老狐狸們誇完人之後嘴角的那抹冷笑,眼中的不屑鍾茗看得清清楚楚。
換了鍾茗也會這樣做啊,不懂掩飾、不知道別人都在相讓還自以為得意、凡事要爭個先的人,總是招人想抬起腳丫子往下踩的,能照準了他的臉踩才是最好!這點涵養城府都沒有,有出息也是有限了,對這樣的人,實在沒必要有多少敬意。
乾隆喝了幾碗酒,來了興致,親賜了三碗酒給皓禎,高無庸端著托盤送過去。皓禎離席謝恩,一口一碗地幹了,滿堂喝彩。
“你今兒做得很好!”乾隆高興了,有人替他挽回了昨天多隆丟掉的面子。
“是賴皇上洪福,奴才方能有所收穫。”回答得也還不錯。
“你不是那個捉放白狐的麼?這回怎麼倒下了狠手了?”也有魯莽人,是蒙古的一個臺吉。大家都卯足了勁兒來表現,但是要讓最需要表現的人表演完了,才輪到大家下力氣。蒙古人自認為很給面子地先讓一步了,皓禎倒好,趁著大家相讓的空子揀了便宜,讓一直被清廷優容的蒙古人不高興了——咱們是給大皇帝還有阿哥們面子,你算哪根蔥也值得我們讓?看吧,一向有憨直純樸之美譽的蒙古人,肚子裡也會有些彎彎繞繞的。
“祖宗遺風、君父之命,怎能辭避?敢不盡力?”回答得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