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頁)
乾隆的臉上掛不住了,本來嘛,這人沒有排在露臉的正面,落馬就落馬,悄沒聲的拍拍灰塵再爬上去跑完或者悄悄地躲一邊兒劃圈兒去,就當沒發生這回事兒,大家面子上能過得去就罷了。可他不,偏偏叫得大家都聽到了。被他這麼一攪和,原來的隊形也亂人,馬也驚了,撲通撲通又下餃子似的落了好幾個倒黴蛋下來——沒人攪和他們這破水平還能很光鮮地撐到最後得一份賞銀,有了個攪和的,不打板子算不錯了。
乾隆眯著眼睛:“那是誰家的?!”
“回皇上,是固山貝子多隆。”高無庸認了一回,一個字都不敢多說。
多隆?這個名字好熟啊!鍾茗心下嘀咕,似乎有印象?那拉皇后的印象裡對這個人也沒多少記憶。愛新覺羅家繁衍至今,親王、郡王就一大把,光鐵帽子王就有九個,下面還有一堆貝勒爺,接下來才是貝子一級,實在是數不過來,也不可能一個一個的記下來。
“誰家的?!”
“萬歲爺……”高無庸小聲道,“貝子的阿瑪已經過世了。”
多隆早年喪父,降一級襲爵成了貝子。關起門來他是爺,走出門去大小也算個“爺”,他親孃早死了,竟是無人管束,除了鬥雞走狗、逗鳥玩蛐蛐,就沒認真讀過書也沒認真習過武。好歹,他還是個貝子,上下活動一下,弄了個隨駕的名額也不是難事,結果麼……
丟人現眼了!
無語問蒼天,有這樣的草包襯著,繡花枕頭都顯得可愛了。
乾隆一聽多隆的父親早逝,臉上倒是緩了一下兒,仍是不高興,卻不是鐵青色了:“叉下去!大呼小叫,成何體統。”
高無庸躬身退了兩步,一轉身,一個挺狠的眼色下去,幾個小太監還有兩個侍衛直衝多隆而去,捂嘴的捂嘴架人的架人,結束了這場鬧劇。
從多隆身上轉過去,乾隆臉上有了笑影,八旗也不是全都無能的,比如,碩王府的兩個兒子,至少,馬還是騎得很穩的。再比如,五阿哥的伴讀、養心殿的御前侍衛,也很能看得下去的。鍾茗這是第一次見到傳說中的“情聖”,長得確是一表人才,尖挺的鼻子、高高的個子,眼睛也挺有神兒,胸脯挺得高高的,顧盼之間很有些青年俊彥的氣派。
接下來就是射箭了,滿洲的騎射,比起蒙古,要是在後金建立之初確是不遑多讓,現在麼……可竟然看起來蒙古並沒有勝太多,奇也怪哉!明明滿洲這邊兒有不少脫靶的好吧?真是難為蒙古人了……天天混草原打獵的,跟打固定靶都脫靶的要保持同樣水準,真不是個容易的活計。
回到營地,又發生了一件怪事兒。
據說,多隆貝子是帶傷上場的,充分體現了滿洲男兒的尚武與不服輸精神,皇帝很滿意,賜了傷藥和不少慰問品給他。
鍾茗目瞪口呆,真不愧是康熙養大的乾隆啊!玩了這麼一手,白天丟的面子就轉回來了。
“娘娘,您發什麼呆呀?晚宴要開始了。”也就容嬤嬤能這麼催皇后了。
鍾茗這才回過神來。
————————————————————————————————
第二天正式圍獵,女人是不要想著去了。不過,久居宮牆之中,能呼吸一下四角天空之外的新鮮氣息,已經讓大家很興奮了。還有攛掇著皇太后、皇后、公主打發小太監去打聽新聞的,營裡也的空氣也很快活。
老佛爺也高興,鍾茗也想知道前面又有什麼笑話,晴兒和蘭馨倒是老老實實站一邊並不插話,可眼神早就透出了想聽聽的資訊。永璂還小,尚未學習騎射,被留在營地,早就坐不住了,扭股糖似的在老佛爺身上蹭完又跑到鍾茗懷裡直扭。
“罷了罷了,擰不過你!”老佛爺笑罵一句,“年年都有的事,有這麼新鮮麼?”
“孫兒第一次來麼~”拖長了調子,眼巴巴地看著,嘟著嘴,“好麼~好麼~老佛爺~”
“皇后,遣人去問一聲兒罷。”
“嗻。”說完,揪揪永璂的小辮兒。
能跟著主子出宮的,都是拔尖兒的,遣去的小德子沒別的長處,就是記憶好、口齒伶俐。一五一十地說:“回老佛爺、皇后娘娘、十二阿哥、晴格格、蘭公主,今兒皇上最先獵到一頭鹿,接著就是碩王府的禎貝勒獵到了另一頭,三阿哥、四阿哥、六阿哥各有斬獲……”
蝦!米?!(請用《東成西就》里歐陽鋒的語調來讀),咆哮教主得了第二?這不可能吧?乾隆第一個獵到東西,那是屬於政治慣例,所以,這個第二就是實際上的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