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第3/4 頁)
這其間自有說不盡的猶豫、說不盡的不甘,在死一般的靜默中僵持許久,滿臉慘然之色的大唐天子最終伸出滿是汗水的手去,一停一頓的抓向那刻有“受命於天,即受永昌”的玉璽……
正值此時,卻見一身著全身甲冑的護殿將軍急急入內拜伏道:“啟奏陛下,前翰林承旨崔破於汴州譴使呈上八百里加急報捷文書,未知陛下是否允准上殿。”
“什麼。”聞言暴起的李適厲聲喝問道,滿眼之中盡是狂喜與不可置信之色。
第八十四章
“前翰林承旨崔破自汴州譴使呈上八百里加急報捷文書,其信使於大殿之外等候,未知陛下是否現時召見?”那護殿將軍素來長住京中,擔任的又是這等職司,自然知道皇帝如此震驚的原因所在,是以乃昂首挺胸,愈發大聲的將這訊息通報了一遍。
“傳,與朕將他速速傳上!”忘形站立的李適顫抖著手指指向那護殿將軍說道,極度的激動之下,竟使他的言語聽來更多了幾分虛弱的疲憊。
這一個如晴天霹靂般的訊息固然使幾處於絕境的李適震驚莫名,也引得殿上參與小朝會的諸位大臣們一片譁然,崔破——這個近日已經被定為“禍國小人”而拘押於大理寺的人物,怎麼會遠遠跑到河南道汴州,在不聞朝廷大軍排程的情況下,他又是怎麼將糧草無缺、雄兵堅城的李靈濯給一舉平定的?他既然立了如此大功,那麼其族伯崔佑甫及座師楊炎等人必定借勢官復原職,介時,這朝堂之上又將有何等變化?一時間,無數個詢問、揣摩的眼神在大殿之上交流、碰撞。適才還是靜默無聲的含元殿,陡然間又變的喧鬧生動起來。
門下侍郎張鎰用焦灼的眼神看向排首處站立的首輔相公,期望能從他那裡得到一些暗示,然則常袞大人卻是讓他深深的失望了,這個此時殿中眾官關注的物件,竟是面上無有一絲異色,不,準確的說,簡直就是沒有任何表情,甚至是連那一雙顯得陰鷙的雙眸,此時也已是微閉似合,不洩露任何一點真實想法所在。
就在殿中群臣百般躁動探究之時,一個身背大紅皮筒,頭纏一縷紅巾的“急腳遞”。在兩個護殿衛士的攙扶下入得殿來,連續數日賓士的信使直有說不出的疲倦與憔悴,以至於便是連覲見天子的大禮,也需攙扶才能完成。
在李適焦急的等待中,那急腳遞終於行完了三叩九拜的大禮,舔了舔乾涸的嘴唇,努力挺直胸膛的信使,用乾澀的聲音道:“四日前拂曉時分,中鎮將崔破大人率三千晉州新軍突襲汴州得手,經過近三個時辰的血戰,共殲滅汴宋軍兩萬餘人,俘敵萬餘。一舉擒拿叛臣李靈濯等宗族七十三人,現汴州城中百姓安定,秩序井然。運河通道已於當日開放,預計赴京鹽、糧漕船將於後日抵達長安。崔大人俯請陛下速派文、武官員往鎮汴州、清理庫藏。”
“好好,好的很,崔卿家果然無負朕之厚望。”御座之上,剛剛受禮時才坐定的天子李適。聽完這一番奏報後直覺熱血沸騰。按捺不住騰身而起的他口中連聲稱“好”之餘,竟是忍將不住地於御坐前的方寸之地繞轉不休,唯其如此尚不足以排遣他的激動。四轉過後,這位近日飽受壓力折磨的皇帝陛下竟然是大大失態的於含元殿上“哈哈”大笑出聲,復又三轉之後,方才將近日所受的怨氣及今日突如其來的狂喜發散的乾淨。
在李適於臺上發瘋的時刻,殿中也是響起連片的喧譁之聲,眾大臣們在面面相覷之餘,更是忍不住地驚駭出聲道:“三千人……居然就只有三千人?”
待發散完畢的李適重新回御坐,那聽得如此訊息心中只有貓抓一般難受的門下侍郎張鎰一步出列,向那拜伏於地的信使問道:“爾之所言可是實情?這欺君大罪可是要誅滅九族的。”
今次前來充當信使的,便是當日奉命前去協助郭小四的旅帥李小毛。
由於他這一部不曾與敵接戰,是以並無傷亡,大戰之後,崔破見他不曾受傷,又知其素來靈便,便急譴他前來京中報捷,而適才那一套陛見的禮儀及呈奏的說辭都是一再交代好的,惟恐這個不識文墨的漢子君前失了禮數,徒自召禍。
只是崔大人也不曾料到會有今日這等情形發生。所以也並不曾交代如若有人發問又該如何回答才合禮儀,是以此時李樹見問,遂也是手不行禮、口不稱大人,直直的回了一句道:“自然都是真的,誰還敢騙皇帝老子不成?”
他這一句出口,殿中眾臣固然是鬨堂大笑,便是御坐之上的李適聽到這等民間口語,也是忍俊不禁地“嗤”笑出聲。
“三千對四萬,這汴宋軍更有堅城可恃,崔破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