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第2/4 頁)
職差,但誰都知道那是個虛職,無非是像他兄弟們一樣,給個名目在軍中領一份錢糧罷了。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草之事關乎大軍生死,田悅豈能放心交與田惜,是以他雖是軍糧使身份,但真到了軍中,卻也只不過幹起了押運糧草的苦差,天天風裡來雨裡去,真是說不盡的辛苦。好在他心中別有所思,此人從小受人欺辱,骨子裡也自有一股子狠勁兒,竟是咬牙堅持了下來,只是心中難免要抱怨感嘆上幾聲。
“大人,大人,您還是騎上馬走吧!整個魏博軍中,那個當官兒的不如此?就您這身子骨,再這樣下去只怕是頂不住呀!”,正在田惜浮想聯翩的時候,一個聲音從旁傳到,不用看也知道此人必是自己的副手王虎無疑。
“多謝你的好意了,你也知道本官的規矩,既然兄弟們能走,我為什麼就走不得?馬還是留著拉車吧!能少兄弟們一點兒負擔,也是好的。”,小腿打著顫兒的起身,田惜口中大義凜然的將這番話說出,引來周遭軍士們一片感佩的眼神。
咬著牙走向車隊,田惜率先伸出手去推向沉重的大車,一時眾人跟隨,車聲轔轔聲中,車隊西行往相州而去。
第三十九章 戰前(二)
滾滾不斷的軍隊,不同口音的各計程車兵,一個個囤積如山的軍糧庫,此時的大唐北都晉陽已經成為了碩大的軍營,帶兵官的喝叫聲、軍士的來回奔跑聲、騾馬的嘶鳴聲摻雜一處,在製造出無窮喧囂的同時,也使人真切的感受到:戰爭真的來了!
為後續不斷到來計程車兵搭建營房,調配軍械、糧秣,此時的河東道近九萬原駐軍此時可謂是手忙腳亂,不斷有帶兵官“快點兒,再快點兒,”地叫喊聲四處響起。
“真他媽的累,都足足半個月了,天天起早貪黑的,這日子也不知道啥時候是個頭兒!伙食也不見好一點,這鳥大將軍把我們河東軍當什麼了?狗日的一來就把渾節度給攆走了,論打仗,他能跟渾帥比!打死我也不相信,你看看他帶的那些兵,油頭粉面的天天滿城晃盪,鎧甲倒是擦的光亮,但一上戰場要是不鬆蛋,我趙二把眼珠子摳下來,我呸他媽的狗屁禁軍。”,城東搭建營房的空場上,軍士趙二“哐”的丟下肩上木頭,坐在地上邊呼哧喘氣,口中罵罵咧咧不絕於口。
“算了吧!老趙,人家是禁軍,天子護衛!俺們能跟人家比?馬大將軍雖然跟咱們渾帥沒法比,但畢竟也是咱大唐三大名將之一,打起仗來應該不會差,管他娘,早點把四鎮給收拾了,咱這仗也就算打到頭了。來。幹活吧!”
正當趙二罵罵咧咧地起身時,一股隆隆之聲隱隱響起,隨著這聲音越來越大,引得所有埋頭幹活的軍士都抬首眺望,在陽光照耀下。遠遠最先出現的是一面隨風飆楊的旗幟,豔紅的底色上是一隻帶翅地飛虎。口舌猙獰、爪牙飛揚,說不出的威勢昂揚。
“神策軍,神策軍來了!”,最初是幾聲低語,隨即這聲音越來越多,最終匯成一股巨大的洪流,“神策軍,神策軍”的呼喊響徹晉陽內外,面對即將到來的大戰。看著這黑色洪流般的神策大軍到達,如同吃了定心丸般的河東軍忍不住齊聲歡呼。
“神策軍一到,大戰不遠了!來,兄弟們再加把勁兒。”,一時間,丁當聲響重新響徹晉陽內外。
長安城外灞水之湄十里長亭看了看亭外一片青青柳色,禮部侍郎崔破雙手奉盞一笑邀飲道:“此去河東兵戰兇危,先生務要小心才是,我已對郭五交代過,無論如何也不允許先生踏出晉州北行一步,關於此點,先生務必應我才是。”
將盞中佳釀一飲而盡。絲衫飄飄的李伯元淡淡一笑道:“現下公子忙於國子監及禮部之事,某留在京中也無大用。此次河東一戰事關重大,不親自過去看看倒還真放不下心來,公子放心。某隻做壁觀,又不用上前線廝殺,那裡就有危險了?再說晉州可是公子的老底子所在,莫非還能委屈了我!但請放心便是。”
正持甌斟酒的崔破聞言,倒也是一笑道:“先生能如此自然是好,其實說來本次大戰雖時間不宜,但朝廷優勢明顯,尤其是後勤錢糧供應更非四鎮可比,我本來還擔心此戰在河東地界,神策軍也是全力參戰,怕是三將不合,如今朝廷已將渾帥及李大將軍召回。馬遂事權統一,本人又是個打老了仗的,想來也不至於犯那大錯,有這兩點,縱然一時偶有不順,這結局卻是沒什麼懸念地。先生大可在京中等候捷報傳奏,何必山遠水長地跑到那地界?”
李伯元聽著這番話,卻是不接這話茬兒,顧自拈了一顆胡豆細細咀嚼,面上滿是一副高深莫測的笑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