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3/4 頁)
不已的性質,說“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謂易”。又提出“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發揮了“物極必反”的思想,強調提出了“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它認為“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肯定了變革的重要意義,主張自強不息,透過變革以完成功業。同時,它又以“保合太和”為最高的理想目標,繼承了中國傳統的重視和諧的思想。《繫辭》肯定了“《易》與天地準”,以為《周易》及其筮法出於對自然現象的模寫,其根源在於自然界;同時也含有誇大《周易》筮**能的成分,認為易卦包羅永珍,囊括了一切變化法則。它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將以箸求卦的過程理論化,實際涵含著宇宙生成論,對後來的思想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易傳》以“一陰一陽之謂道”立論,認為宇宙自然界存在相反屬**物,相反事物的推摩作用是事物變化的普遍規律,六十四卦即反映了這種規律。《易傳》使《周易》完成了從占筮之學到哲學的過渡。
讀《易傳》,較好的古注本是孔穎達的《周易正義》,收在《十三經注疏》中,今人徐志銳《周易大傳新注》齊魯書社,1986年版,黃壽祺、張善文《周易譯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都是較好的參考書。重點讀《繫辭》上下篇。
由於《周易》經文深奧簡古,春秋期的學者閱讀起來已感到十分困難,於是,解釋經文的文字開始出現,歷史上稱為《易傳》。《易傳》由七篇文章構成,其創作時間離經文形成的時間不是很長(約五六百年),它是解釋說明經文的最原始,最權威的文字。這七篇文章是:《彖傳》、《象傳》、《繫辭傳》、《文言轉》、《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其中,《彖傳》、《象傳》、《繫辭傳》三篇各分上下,加上另外四篇合成“十翼”。“翼”是“羽翼”的意思,有“輔助”之義。
31鹹
鹹,感也。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以相與。止而說,男下女,是以亨利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萬物化生
,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32恆
恆,久也。剛上而柔下,雷風相與,巽而動,剛柔皆應,恆。恆亨無咎利貞,久於其道也。天地之道,恆
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終則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聖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觀其所恆,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33遯
遯亨,遯而亨也。剛當位而應,與時行也。小利貞,浸而長也。遯之時義大矣哉!
34大壯
大壯,大者壯也。剛以動,故壯。大壯利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
35晉
晉,進也,明出地上,順而麗乎大明,柔進而上行,是以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也。
36明夷
明入地中,明夷。內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文王以之。利艱貞,晦其明也。內難而能正其志,箕子以
之。
37家人
家人,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父父、子子、兄
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38睽
睽,火動而上,澤動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說而麗乎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小事
吉。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萬物睽而其事類也。睽之時用大矣哉!
39蹇
蹇,難也,險在前也。見險而能止,知矣哉!蹇利西南,往得中也。不利東北,其道窮也。利見大人,往
有功也。當位貞吉,以正邦也。蹇之時用大矣哉!
40解
解,險以動,動而免乎險,解。解利西南,往得眾也。其來複吉,乃得中也。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天
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解之時大矣哉!
41損
損,損下益上,其道上行。損而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應有時,
損剛益柔有時。損益盈虛,與時偕行。
42益
益,損上益下,民說無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慶。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動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