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華夏信託第一槍(第1/3 頁)
接到包處長的召見電話這天,是12月22號,星期六,第二天就該放假了。
國內的其他單位,聖誕節都是不放假的,但外交學院是個特例。
這裡從服校開始,就年年有平安夜的通宵舞會,平安夜、聖誕節兩天也都放假,也是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融入式學習西方文化,儘快熟悉跟外國人打交道的方方面面。
而今年23號恰好是週日,所以可以連放三天。
當時是下午第二節課剛剛下課,顧驁都還沒回到寢室,是室友黃勳來教室裡喊他回去接電話的,所以班上好多人都看見了。
顧驁結束通話電話後,急匆匆趕到校內停車場,發動他那輛伏爾加二代,直奔外資委。
說句題外話,就在埋頭複習的這兩週裡,他的實習關係已經被調到外資委了——因為外資委已經正式掛牌成立了。
原來在一機部外事局的局長,成了副主任。
包處長還是包處長,只不過是在一個高配到副司級的處當處長。所以行政待遇算是從處級升到了副司級。
至於外資委的正職主任,那地位更是非比尋常——國wu院直接派了分管經濟工作的谷次相,親自擔任主任。
一個由副-總-理兼任主任職務的“委”,級別和能量之高,可見一斑。
據說在此之前,偉人還考慮過另一種任命形式:由剛成立的中信信託老闆榮先生、兼任外資委主任。
不過後來考慮到政企分開的公示影響,為了向外國人強調和展示中信信託是絕對商業化運營、不會被『政府』干預『逼』著投賠錢的買賣,才改了。
……
因為外資委成立後,顧驁還是第一次來。所以他問了傳達室的門衛,好不容易才找到包處長的辦公室:
“處長,找我什麼事兒?是不是合拍片以及包船王捐建飯店的事兒有眉目了?”
包處長一臉的愧疚,似乎有什麼不好的事情要發生:“小顧啊,坐,你上次說的事兒,確實挺順利,一兩週內就見分曉。
不過今天找你來,是另有別的事情——過會兒可能有領導要跟你商量個事情,你要有心理準備。你先等等,我讓副主任跟你說。這些資料你也自己看看。不過你放心,你是剛剛立了功的,國家不會虧待你,不會坑你的。”
顧驁有些莫名其妙,就在沙發上坐下,翻看起面前的資料夾來。
桌上是一份外資委和中信信託的融資報告,涉及專案有兩個,分別是滬江的寶鋼和揚州的儀正化纖。
“寶鋼專案緩建計劃……”
“儀正化纖信託債發行計劃……”
從檔案上,顧驁看到去年曾經被要求大幹快上的寶鋼,如今因為資金抽調轉向,陷入了停頓。專案方面給國家上了拯救計劃,表示前期已經投入了10億美元,如果就此停建、將來再次開工會導致總成本暴增。
不如改為“緩建”,只要未來5年確保每年6000萬美元或150億日元外匯的後續投入、可以保證到1985年將一期工程建成投產,然後以一期創匯自力更生完成二期建設。
“分期投產、自己造血擴大生產”的規劃,在78年剛剛開放時,都是沒有想過的,當時只想著砸錢一步到位。可見也是因為資金鍊緊繃後,被『逼』著想出了新的折衷辦法。
至於旁邊那個儀正化纖的專案,據說就是奪走了寶鋼後續資金的“罪魁禍首”。
原因也很簡單:10月份的時候,國內企業遼楊石化弄出了“的確良”等幾種化纖的國產化技術。因為紡織原料產業的資金週轉快,國家決定把錢優先抽到創匯大戶上,所以該專案資金優先順序非常高。
甚至當時偉人親自過問、請榮老闆出山成立中信、乃至設立外資委的首要目的,就是救這兩個專案的資金缺口。
但縱然如此,這兩個專案依然面臨停建,遠水不解近渴。
從檔案上看,目前谷相有求於榮先生。
國wu院開會後,決定由中信信託出面、到曰本分兩期發行信託債券,第一期融100億日元,以購買儀徵化纖專案所需的日系生產裝置。
如果融資順利,2年內可以實現一期投產。然後再融資300億日元,用於二期建設,同樣預期兩到三年內投產。
不過,這些和顧驁有什麼關係呢?
顧驁正在思索,就看到副主任進來了。
“副主任。”顧驁連忙起立。
“哎呀,坐坐,沒耽誤你上課吧。”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