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3/3 頁)
得關心長輩的同時,也樂於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小夥伴,真是既有孝心又有愛心!
打理壓歲錢如何實現雙贏
同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壓歲錢”的數額也越來越大,調查中發現,春節期間,很多孩子壓歲錢收入都有上千元,有的甚至高達萬元,在記者調查的50名讀者中,壓歲錢收入在1000元至3000元之間的佔65%左右,3000元至5000元的佔近30%,5000元以上的佔1%,其中有兩人的壓歲錢高達萬元。如果這筆壓歲錢控制不好,很容易導致我們染上亂花錢的壞習慣。
不少學生平時的零花錢比較少,現在有了“壓歲錢”,一些同學就想狠狠過上一把花錢癮。有報道說,春節剛過,“賺”了不少利市錢的中小學生們紛紛走上街頭豪爽一把,有的學生一擲千金,一天竟然花掉6000元利市錢。另外,年級女童在春節裡竟然動用不菲的壓歲錢,懸賞親戚陪自己玩。陪玩的“賞金”從100元加到了400元,讓在場的人大吃一驚。
這樣一來,春節裡,孩子們收了多少壓歲錢、怎麼花這些錢,就成了家長們幸福的煩惱。其實,我們可以和家長或老師一起盤點籌劃,給每個春節畫個圓滿的句號。
壓歲錢要怎麼樣花才合理呢?下面我給大家提幾個建議:
1、交學費:既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也培養我們的自立精神和家庭責任感。
2、訂購報刊、學習資料:幫助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
3、購買學習用品及益智玩具。
4、交給父母為我們辦理保險:幫助父母解除對我們健康成長和升學成才的後顧之憂。
5、獻愛心:我們生活在社會中,需要了解真正的財富是什麼。可以透過捐獻一部分錢來幫助別人,在這個過程中,既學會了理財又學會了做人。
6、參加儲蓄:以我們自己的姓名參加儲蓄,培養的理財好習慣。
買東西時學砍價
不要認為討價還價是件俗氣的事,要買東西時有很多中小學生總是羞於砍價、不知行情和不會砍價等原因,而花了很多不必要的冤枉錢。父母掙錢不易,我們不能這樣讓父母辛辛苦苦掙來的血汗錢就這樣白白花掉,所以,中小學生很有必要學會砍價。
其實,買東西砍價,不僅可以使我們在買東西時省下不少沒有必要浪費的錢,還可以鍛鍊我們的口才和社交能力呢。
我們該怎麼砍價呢?
首先,在討價時要亮出錢,這樣對方就會明白你不是來搗亂的小孩,你是有意要買的,就不會輕易回絕你。然後,要先來點兒軟的,比如:我是一個學生,爸爸媽媽每月就給一點零花錢,就便宜點吧!等等。然後說出自己想買這個東西的價錢。如果軟得不行這時就來硬的,價錢不合適一定要走。攤主不叫你回去,說明你出的價錢確實太低了,這時你就去別人家看看,最後哪家最便宜就在哪家買。
下面這段文字是一名中學生買衣服砍價的全部記錄,我們來看一看他是怎麼樣跟老闆砍價的:
一個比較閒的週六,我打算去買件衣服,練練自己的砍價功夫。走進服裝店,我選了一件看上去很一般的衣服,上去問老闆衣服的價格,老闆開口要80元,我學著大人的語氣說:“沒這麼貴吧,老闆,便宜一點!”老闆又說:“給50元好了。”媽呀!我就隨便一說,他居然降了30元,看來,如果我下點功夫,這衣服還能更便宜。想到這,我又斬釘截鐵地說:“40賣不賣?賣,我就付錢拿走了。”老闆的表情很誇張,聲音也提了不少:“40?開什麼玩笑!太少了,真的要買你再加點!”嘿嘿,有門!我靈感突發,妙語如珠,一會兒說這衣服料子不咋地,一會兒說這衣服式樣不夠時髦……老闆聽得都快呆掉了,還沒等我說完,他就手一揮,狠狠地說:“40就40,拿去吧!”耶!成功了!我拿著戰利品回到家,心裡別提有多美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