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3/4 頁)
。
在宴會結束之後,趙樸開始檢視大名府的錢糧,兵丁、武備等各種情況,一摞摞的堆積如山,檢查起來極為麻煩,不過趙樸不在乎,在幾個師爺的幫助下,開始梳理起賬目,只是越是檢查,越是吃驚,越是檢查,越是心中突突。
半天的時間,也只是查出一部分賬目,只是看到冰山一角。
此時的大名府完全是一個渣渣,原本有五萬的兵丁,結果吃空餉嚴重,實際上只有三萬。而這三萬中,有五千是老弱病殘之輩,別說是打仗了,就是跑路也是大問題。而這兩萬五千人中,有一萬人去汴梁勤王。
勤王很重要,不管能不能打過金軍,不管是戰力多麼掉渣,都得去,這是取信於皇上的策略。即便是為了裝裝樣子,也得去,於是此時的大名府只有一萬士卒。
一萬就一萬吧,有總比沒有比沒有強。
可是實際戰力慘不忍睹。
軍隊本是為了打仗,可不是時時刻刻打仗。在不打仗時,在閒暇時,這些士兵自然是成為最好的勞動力。這些士兵充當著佃農的角sè,為官員、士紳之流種地,收取外快。因為火耗嚴重,因為糧餉剋扣嚴重,沒有外快怎麼養活孩子。
直到金軍南下,這些當佃農計程車兵再度拿起了武器,守護大名府。
可想而知,這些士兵的戰鬥力有多低下。
可能是偃武息戈太久了吧,府庫內的刀劍槍矛之流,早已盡生鏽了。而即便是生鏽的武器,也是嚴重不足。有些管理府庫的官員,藉著手中權力,打起了這些兵器的主意,將這些兵器外運而出,再重現煉製成農具,賺取鉅額利潤。
而府庫的錢倒是很多,有三百萬貫之多。只是糧食很少,多數糧倉看起來滿滿的,可是仔細檢查糧食囤子,就會發覺,在中間隔了一層木板,底下卻是空的。
而看著大名府,依舊是繁華不斷。戰爭的緊張氣氛之下,酒樓依舊開,青樓依舊營業,完全沒有戰前動員的樣子。
看著這個情形,趙樸憂心忡忡。
萬幸的是,金軍主力全部南下圍攻汴梁了,留在河北的金軍多數以防禦為主,沒有進攻大名府的意圖,於是大名府才安然無恙。
“真是坑爹呀!”趙樸眼神中滿是絕望,大名府的情況太危機了,一旦金軍攻擊而來,根本是守不住,絕對是失守的料。況且大名府處在河北的要地,是金軍必然攻取之地,一旦汴梁陷落,大名府失守也在旦夕之間。
看著糟糕的賬目,趙樸有種砍人的衝動,把大名府上上下下的官員全部砍了。可這也只是想一想而已,註定是夢想。
如今大名府糟糕的情況,不是某些人的過錯,而是有太多人參與。一旦動手,大名府大大小小的官員,七層以上都跑不了。一旦動手,牽連太大,將意味著大名府軍、政、財等各系,全面崩盤。
“這個時代,果然不是後世。在後世,若是出了這樣的簍子,槍斃的槍斃,判刑的判刑,雙規的雙規,開除黨籍,幾路出手,乾淨利落的搞定;可是這個時代不行,即便是他們辦下了這樣大的簍子,也只能是忍著,權當沒有看見!”
趙樸很是無奈。
宋朝的教育水平提高了很多,可是都不上書,文盲水平依舊較高。不說進士、舉人之流;就是秀才童生,在地方鄉縣之間,也是鳳毛麟角,珍稀動物。這個時代可沒有義務教育,全面文化水平處在較低的位置,註定了文人具有稀缺xing,官員也具有稀缺xing,一旦砍掉老大官員,未必有合適的人頂替,必然會動搖社會穩定,甚至是引動劇烈反噬。
而在後世,砍掉大量官員也無所謂,反正天朝最不缺當官的人,一大批人頂上去,根本不會出現社會動盪,反而是百姓會拍手稱快,有砍掉了一大群貪官。
“大名府,也不是一個好地方。呆在大名府沒有前途,我還是繼續跑路吧!”看著這個局面,趙樸再度做好了跑路的準備。不跑路,留在大名府,只有死路一條。
不過,跑路總的有藉口?
正在趙樸思考,跑路藉口時,一個邀請函送上,邀請儀王前往大名府最大的花樓——聽雲軒,小聚一場。
“正是好興致,汴梁打的如火如荼,這裡玩得如火如荼!”
趙樸冷笑道。世界上有一種動物,名叫豬,明知道未來可能會被砍了,賣肉,可是隨著之後就忘記了。
………………
宋朝的地方行政區劃,基本上是兩級制,即府、州、軍、監為一級,縣為一級。宋朝的地方官均以zhong&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