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第2/4 頁)
愈廣。
在這猛烈的浪潮中,正語彷彿病毒一般蔓延,幾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趨勢。
眼看苗頭就要不太對勁了,甚至巴基斯坦、華夏都在邊境蠢蠢欲動,好像在期待著什麼……
穆迪政府終於撐不住,只好重新放緩了印地語的推行,同時制定政策,嚴厲打擊正語。
說白了,就是拿印地語的推行,從各族人民那換來了對正語的打壓。
由此,原本有些混亂的局面,才終於得到控制。當然,印地語的推進也是收穫了了,幾無寸進。
只是可以想象,以後印度政府再想推進印地語或者英語,正語必將再次迎來**,挑動局勢。
這個不知從哪忽然蹦出來的正語,竟然幾乎把印度的語言統一之路給堵死了!
印度面臨的困境,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一些語言矛盾同樣突出的國家,更是感到毛骨悚然,不寒而慄。
從來沒有人想過,人工語言竟能帶來如此影響。
包括林寒本人,也對此感到十分錯愕。就好像,自己在不經意間開啟了一個語言的潘多拉魔盒……
……
相比於正語引起的反響,正律就要低調得多了。
畢竟是根據多個國家法律的共通之處寫出來的,堪稱人類最基本的是非觀念,沒人會覺得它有什麼問題,正確得好似廢話一般。
作為一部宗教的戒律,正律最大的特點就是,它所提及的神靈是高度虛化的存在。
簡單說,其實也就是自然神論:真神雖然創造了這個世界,擁有無盡的力量與智慧,但他並不具備人類可以理解得情感,他極少會主動干涉俗世,甚至很少會將目光放在俗世……
在這個層面上,所謂“神”,其實和“真理”的概念差不多,至高無上卻遙不可及,近乎虛無。
對於這類理論,哪怕是科學家群體,也不會產生強烈的排斥感。
將神靈虛化之後,正律的聚焦點便只在世俗,全心關注現實、社會問題,不再虛無縹緲似是而非。
對神靈的虛化、對現實的關注、溫和而包容的具體規定……這些在事實上已經改變了正宗的精神核心,將原本的近乎邪教的正宗,重塑為一個高度世俗化的社會組織。
更準確地說,在林寒的意志下,正宗正在向著類似“政黨”的形式蛻變。
在很大程度上,宗教就是一種政治組織。所以林寒相信,隨著正宗的去神化、世俗化,它會表現得越來越像一個政黨。
正語的存在,則為這個政治組織豎立了一種價值觀,讓它天然地嚮往嚴謹、務實、效率。
至少,正宗信徒將來跟別人吹噓正語的時候,肯定會說到“正語是最高效嚴謹的語言”。
忙完投資的事,又出席了幾場慈善活動,打道回國之前,林寒便準備著,臨走前再和迪格西特見個面。
第403章 印度特工
蒂魯瓦盧爾縣在科迪亞海灣西面,緊挨著納加帕蒂南,所以自然,海灣公司也在這開展了許多業務,其中最主要的是農業。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在印度,儘管糧食並不充裕,但農民卻還是不得不勒緊腰帶,透過出售糧食,來換取其它的商品、服務。
貧困與飢餓的陰雲,久久地縈繞在南亞次大陸的上空。
正所謂,如果一個人能控制所有的石油,他便能控制所有的國家;如果一個人能控制所有的糧食,他便能控制所有的人。
林寒在泰米爾納德邦投入重金,產業涉及繁多,又有正宗勢力相翼護,但有些事情,手中不掌握一些重量級的籌碼,終究還是有風險的。
所以農業方面,永珍同樣投入不菲,只在蒂魯瓦盧爾縣,就設有多個大規模的農場。
這些大農場,不光機械化程度高,使用更優質的種子、肥料,而且還有林寒生物許可權的加持,前景驚人。
事實上,此前在華夏、澳大利亞、東帝汶、日國……只要是永珍開的農場,哪怕很多地方的先天條件並不算好,單位面積產量也都能位居世界頂級。
在普通人的印象中,永珍無疑是一個各種高大上各種神秘的科技企業,但實際上,它同時也是一個橫跨多國的資深農企,名下農地眾多,是世界排名前十的“大地主”。
從蒂魯瓦盧爾的一個農場離開,林寒便獨自開著車,往納加帕蒂南縣而去。
車開了沒多久,林寒便隱隱覺得不對勁。
在他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